123456网文网 > 时尚阅读 > 哥哥不是吹牛皮 >
九十八


  读图读中国

  广东学者杨小彦博士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读图时代》。他认为,自从1839年摄影术发明以后,人类的历史进入了用摄影记录的历史,而此前的历史都是用文字记录的历史。我认为,摄影的历史还很短,摄影语言的表达能力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纪实摄影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它。这就像文字的历史,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有了字,再有词,再有词组,然后造句、写文章……文字的表达能力是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是一步一步地发展的。而在摄影术发明后的一百多年里,在世界摄影史上产生了许多摄影大师,他们都丰富了摄影语言的表达能力。与此同时,由于摄影术的不断普及,影像也在“爆炸”,于是在人们读图的经验当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象征性符号,它们都在丰富我们用摄影“遣词造句和说故事”的能力,所有这一切就像现在的新闻报道和历史记录越来越离不开摄影一样,一个伟大的“读图时代”必将到来!我们2003年在广东美术馆策展的《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就是我们与250位摄影师用601张摄影作品写就的新人间喜剧。

  下面,我用自己对几幅摄影作品的分析,来阐述我对纪实摄影的理解,和我作为《中国人本》影展的策展人选择作品的视角。

  1.《中国人本》作品482号袁国祥

  1951年新疆维吾尔族农民“豆选”村干部。

  据策展人胡武功介绍,袁国祥是一位当年参加解放新疆的老将军。这张照片是他参加新疆的民主改革时拍的。

  堪称奇迹的是:胡武功在朋友的带领下去拜访这位退休在家的老将军时,老将军还能从家里把这张摄于五十多年前的照片的底片找出来。并将它借给广东美术馆放大成作品收藏。

  这张照片让我钦佩不已的是:袁老将军当年就能用不干涉对象的抓拍手法,完美地记录下这历史的瞬间。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请注意,人物的身体语言也是有表情的),主客体的关系以及环境背景的处理都恰到好处。前景的黑色人影更是神来之笔,它使整个画面更沉稳。即使是画面左下角的空白及右上的人物不完整,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纪实摄影的残缺美。它与此后二十年里主流媒体上那些“太”完美的宣传照片形成对比。

  从这张照片,历史学家可以读出:建国初期,理想主义的民主雏形;人文学者可以从人物的动作和服饰的细节读出当年维吾尔族百姓的经济生活状况;摄影家可以读出作者用纪实手法讲故事的技巧和能力……这,就是纪实摄影。

  2.《中国人本》作品524号黎枫

  1958年甘肃武威农场里,几个穿破棉袄的光腿孩子。

  黎枫前辈已年过七十,身材高大,精神矍铄。革命战争时期他是沙飞的学生,60年代他曾任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这张照片是这样拍到的:1958年,他正在拍摄宣传“大跃进”的照片时,回头见到五个正看热闹的小朋友上身穿着破棉袄,下身光着身子光着脚,大冷的天,他们直打哆嗦。黎枫前辈本能地把镜头对着他们按下了快门。

  当黎枫前辈把这张保存完好的摄于40年前的照片和底片交到我手里的时候,我心中对他肃然起敬。我钦佩这位革命前辈追求真实的勇气和气派。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