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时尚阅读 > 哥哥不是吹牛皮 >
一零一


  11.《中国人本》作品033号吴家林

  1991年云南宣威一名山民将他刚做过结扎手术的妻子背回家。

  作者吴家林今年64岁,他退休前,任云南新闻图片社的社长。他来自云南的昭通县,他的家乡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大山里。他身材结实、皮肤黢黑、面相憨厚,让人一见就觉得像个山里人。他的代表作《云南山里人》画册,拍得好像就是他的父老乡亲,显得特别自然而亲切。我觉得纪实摄影师注重观察、拍摄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比较容易拍得深入。这是值得借鉴的经验。当然,一个成熟的纪实摄影师也应具备把握各种题材的能力。

  关于这张图片,他说:“我原来没有想表现计划生育,我是被这一对小夫妻的关系打动。这张照片不是我最好的作品。”但是,我们在策划《中国人本》影展的时候,更看重图片所传达的信息量。我认为在这二十多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大事中,除了改革开放之外,就要数计划生育最重要了。这张照片的摄影语言也很丰富,而又朴实。

  12.《中国人本》作品573号(美国)王瑞

  1971年4月吉林梨树被流放到乡村劳动改造的干部。

  作者王瑞于上世纪80年代中从吉林长春留学到美国。他在长春和美国都曾从事摄影工作。工作之余他一直坚持用摄影记录社会和周围人们的生活。他在70年代末拍摄的北京《今天》杂志的诗人们以及《星星画展》的艺术家们的活动都很有历史价值。他的摄影作品朴实无华,但都与时代生活有关,记录了大量的时代信息。他追求纪实摄影最本质的特点——记录。

  其实,纪实摄影的本来意思是记录摄影,就像这类的电影现在还叫“纪录片”一样。摄影能够比其他媒介更真实地记录历史和时代的信息,这是摄影的很重要的特点。学者杨小彦博士认为,从摄影术发明的1839年开始,人类有了用摄影记录的历史,这是很重要的事情。现在,许多人把好的纪实摄影也当作艺术,很多纪实摄影家也把自己定位为艺术家。纪实摄影的用光、构图、叙述故事的能力等技巧确实可以增加作品的表达能力和感染力,甚至增加作品的艺术性。但如果为了追求艺术性而忽视了记录时代信息,忽视了对社会、对人民的生活和命运的观察与思考,那就会丢失了纪实摄影的本质。

  我们在策展《中国人本》影展的过程中,也选择了一些从事纯记录摄影的作者,王瑞就是其中之一。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他的父亲——一位老红军干部在乡村“干打垒”式的房前摇辘轳打水。他那一身中山装,左胸前戴着毛主席像章,身后墙上的标语都交代了时代背景。在“文革”中的媒体上是见不到老百姓这样真实的生活场景的,所能见到的是各种导演、摆布出来的为政治宣传服务的虚假场面。所以,这张照片对记录那个时代的信息就显得很珍贵。

  13.《中国人本》作品526号蔡尚雄

  1954年辽宁鞍山鞍山工人修复高炉的瓦斯管道。

  新中国建立的初期,鞍钢是中国走向工业化的象征。鞍钢的工人也是中国的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代表。那个时代的摄影师构图的基本功非常扎实,也有深入生活的热情,而且还保持着对真实性的渴求。即使当年的拍摄理念是以宣传为主旨的,但作品仍不失真实的震撼力。并不像后来的主流媒体登的那些照片摆布得那么做作和虚假。

  这张照片的经典性不仅在于它是新中国建设初期的典型形象;它也是人类工业化阶段的经典场景——大规模的工厂、林立的烟囱、奋力劳作的工人以及工人的面容、油污的手套和工作服,还有那钢铁设备的质感……这一切扎实的细节构成了强有力的摄影语言。

  讲到摄影语言,我在《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影展的策展、选片过程中,感觉到,由于环境、条件、器材,尤其是理念和观念的不同,每个时代的摄影师的摄影语言也是不同的。即使是现在的新一代摄影师们的风格多样化了,但还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

  我刚写到这里就接到一个电话,是解放军画报的大校记者车夫打来的。我问他认不认识这张照片的作者蔡尚雄。他告诉我:“他是你们广东人。后来曾当过《人民画报》的总编辑。”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