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时尚阅读 > 黄河作证 > 
四十四


  孙永胜和万少杰谁也没有拉她,此时此刻,他们知道一切都是多余。

  在安宁县人民医院的太平间里,杨凤霞用手慢慢掀开盖在父亲身上的白床单,用满含泪水的眼睛注视着几天前还壮得像牛一样的父亲,如今却像个动物标本似的,静静的躺在那里,从面部颜色可以看出,他死得不甘心,也很痛苦。刹那间,她的眼前一片混沌,大脑一片空白,扑在父亲的尸体上号淘大哭起来。边哭边说:"爸爸呀,你死得太冤啦!我知道,你是被人害死的。"

  哭足哭够之后,她用手将父亲圆睁着的双眼合上,然后一字一板的说:"爸,你就放心吧,我要以牙还牙,让他们付出成倍的代价,此仇不报,女儿誓不为人。"

  随同孙永胜一起来的两个女警察和万少杰一起左劝右劝,好不容易才把杨凤霞从父亲的尸体上拉起来。她止住哭,突然,像疯了似的抓住孙永胜的衣服,瞪着两只充满怒火和仇恨的眼睛问:"你老实说,我爸究竟是怎么死的?"

  万少杰和女警察怕她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忙将她拉开。但她仍拼命的在地上跺着脚,边跺边喊:"姓孙的,你如果还是共产党的公安局长,就当着大伙的面,实话实说,我父亲究竟是怎么死的?"

  孙永胜看着杨凤霞怒不可遏的样子,没有正面回答。过了一会说:"凤霞姑娘,请你冷静一点,人死不能复生,下一步咱们还要商量善后的处理问题。你父亲的确是病死的,但不管怎么说,是死在公安局的看守所里,我们有一定责任,为此,局党委专门开会研究,给你补贴一万元的丧葬费。现在天气很热,应该尽快将老人安葬。"

  没等他说完,凤霞就大声嚷嚷起来:"想灭尸了事,门都没有!实话对你说吧,不查明我父亲的死因,不揪出杀人凶手和后台,我决不埋人!"

  这一刻,孙永胜才真正感到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自从穿上警服十几年来,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对手,然而事已至此,只能尽力向好的方面扭转,便说:"事情放不坏,什么时间都可以调查处理。但天气太热,我的意见还是先埋人要紧。"

  杨凤霞:"没查清死因之前,人决不能埋!"

  孙永胜:"那你说怎么办?"

  杨凤霞:"先在医院租一套冰棺,冷冻费我出!"

  孙永胜的脸上,冒出了无奈的汗水。

  第二十章

  安宁县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导火索,应该说是杨凤霞点燃的。

  自从杨发才不明不白的在看守所里突然死亡后,她就认定这里面肯定有名堂,决不相信父亲是什么心脏病。几天来她又跑了三趟公安局,要求解剖尸体,让法医鉴定。没想到刘局长一直躲着不见,孙局长始终咬住"病亡"不放,而且使出了公安局平常对付老百姓的那种一哄二骗三吓唬的手法。开始对杨凤霞还算热情,但很快就变得生冷和不耐烦。后来,简直成了威胁。

  两天前,当杨凤霞含着眼泪找孙永胜时,他拍着桌子嚷嚷道:"你父亲明明就是病故的嘛,不管让谁来鉴定,也是这个结论。你如果同意,就到财务科领上一万块钱,赶快回去埋人。如果不同意,那就随你的便,愿上哪告就上哪告去,我们公安局奉陪到底!"

  杨凤霞是一路哭着回到赵家坪的。

  这一夜,她始终没有合眼。

  第二天吃早饭时,一贯胆小怕事的母亲在经历了丈夫突遭不测的变故后,害怕女儿再有个三长两短,强忍住自己内心的巨大悲痛,劝凤霞说:"三妮呀,你爸已经没了,俗话说,人死如灯灭,你就是闹个翻江倒海,他也活不过来了。叫我说,不如咽下这口气吧。"

  杨凤霞虽然性情刚烈,但对父母向来都很温顺,不知为什么,此刻却一反常态,她把手中的筷子往饭桌上使劲一放,对着母亲吼道:"忍!忍!就知道忍!你和我爸忍了一辈子,到最后忍个啥结果?苹果园让霸占,老爸让害死!这一回就是你能忍,我也决不能忍。"

  "那你打算咋办?"母亲擦着泪问。

  杨凤霞:"我要上县委去找张书记,找卫县长,问他们管不管,要是不管,我就上地委,上省委,上中央,不把官司打到北京,我就不姓杨!"

  母亲想了想,她说的也有道理,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她老两口忍气呑声了一辈子,最后还是让人欺负死,女儿要闹就让她闹去吧,反正事情已经是这样了,大不了最后倾家荡产,公安局总不敢把俺娘们两个也抓进监狱里去。

  她想到这里,便对凤霞说:"你想闹腾妈也不拦挡,不过你一个女儿家,没多出过门,一个人过州闯县的我实在不放心。不如你把大姐、姐夫,少杰,还有你六叔都叫来好好商量商量,人多智谋广,尤其是你老六叔,人家告了十几年的状,上省城去北京就像走亲戚,有经验,也懂法律,让他给你好好参谋参谋。"

  出乎意料的是,以上这几个人不但坚决支持杨凤霞上访,而且一致表示要和她一块去,人多势众,更能引起县委领导的重视。

  杨凤霞心里很清楚,万老六只所以积极参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她是他未来的儿媳妇。二、因赵玉虎霸占他的宅基地,并将他老两口打成重伤,他在上访路上奔波了十几个年头,后来姓赵的虽然口头答应给他报销所有路费,再批一块基地,但至今也没有兑现,他心里仍憋着一般怨气。但不管怎么说,多一个人总比少一个人好。

  就这样,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夏天,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和文化沉淀的黄河岸边,在安宁县赵家坪村杨凤霞的家里,这六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又让人震惊的举措,决定两天后到县委集体上访。

  本来,这件事只有他们六个人知道,并没有谁向外透露。但不知为什么,还是很快就在赵家坪传开了,并且越传越远,越传越奇,连周围几个村子的老百姓都知道了。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