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时尚阅读 > 花落燕云梦 >
一零九


  远远看见小亭中站立着几名年轻公子,似乎是在赏花。

  其中一身白色孝服的正是朱允炆,另一名身着水绣蟒袍朝服之人是曹国公李景隆。

  另一人端坐在一架焦尾琴前,十指宛如行云流水拨动琴弦,似乎正是失传已久的古曲《广陵散》。我曾经听过后人根据零散保存下来的曲谱重新编译而成的《广陵散》,虽然曲调相似,但是比起原曲来,相差千里。

  奏曲之人年纪二十有余,身着三品服色,眼神专注于琴弦,目不斜视。我从未见过刘璟,但是史载他为人正直,颇有其父之风。

  闻其琴音已知此人性情刚直,除了刘璟,决不会是别人。

  待他一曲停歇,我才从花圃中的小径走过去,朱允炆和李景隆都已经看见了我。

  朱允炆抬头笑道:"你怎么有空到这里来?"

  李景隆看了我一眼,说道:"永嘉郡主,我们又见面了。"

  皇室中公认他满腹经纶,文武全才,年方二十就承袭了父亲的国公爵位,少年得志的李景隆身上总是带着几许高傲的气息,就像一只骄傲的大孔雀。

  我对他这种自命不凡之人并没有太多好感。但他是朱允炆的心腹死党,又是朱元璋的义孙,我不得不答道:"曹国公你好。"

  朱允炆有些惊讶,迷惑不解,问他道:"你们也曾经见过面吗?"

  李景隆点头道:"昔日我曾在秦淮河畔巧遇过宁王殿下和郡主。"

  朱允炆对我笑道:"他们常在宫里宫外走动,看来我比他们认识你都要晚。若不是母妃将你带进宫来,我这辈子就无缘见到你了。"

  朱允炆并不追问我为什么会认识宁王,似乎对我入宫以前的事情已经了如指掌。

  表面不动声色的朱允炆,暗地里一定对我做过一番调查。

  他应该知道我认识的人不仅仅是宁王而已,很多皇子都和我相识。我从晋王身边到了燕王身边,后来又跟着燕王去了北平,在北平城内住过一段时间,还开过一家衣坊,但是像我和宁王一起偶遇李景隆这样的小事,他似乎并没有调查到。

  不知道朱允炆会怎样猜测我和他这些叔叔们的关系,但是我有一种直觉,仁厚的朱允炆并不会伤害我。

  我看向刘璟,说道:"刘大人刚才所弹奏之曲可是《广陵散》?"

  刘璟站起身来,离开琴畔对我行礼,恭声应答道:"臣刘璟参见永嘉郡主。此曲确是《广陵散》,只恐有辱郡主清听。"

  我来正是为了找他,转身对朱允炆道:"哥哥,我对此曲有些疑问,想求教于刘大人,却又担心哥哥听了我那些浅显的问题要笑话我。"

  朱允炆会意,笑道:"那你单独问他,我们先回避一下。"他径自离开,李景隆看了看我和刘璟,也随他一起走出小亭。

  我和刘璟相对站立于亭中,我直接说道:"你可知道我为何要单独与你谈话吗?"

  刘璟目视遥远天际,说道:"郡主一定不是为了琴曲。"

  我微笑道:"不错,早已耳闻你饱读五经,通晓天文地理,我今天正为向你请教令尊那首《金陵赋》而来。"

  提到《金陵赋》,刘璟的脸上已经出现了吃惊的表情,愕然视我,却久久沉默不语。

  洪武十六年,胡惟庸在朱元璋面前诬告刘基谋占王气之地,图谋不轨,朱元璋随即革掉了刘基的俸禄,命令严加查办。

  洪武十八年,身患重病的刘基面对朱元璋的猜忌和政敌丞相胡惟庸的陷害,决意隐退故里。朱元璋见他去意已决,并不再挽留,沉默了很长时间才说:"你若能为朕推算大明的江山气数,朕便准你告病还乡。你意下如何?"

  刘基利用梅花易数算法,屈指算出明清二朝的兴亡更替,即兴作歌赋一首,是为《金陵赋》。

  或许正是这首《金陵赋》彻底断送了刘基的性命。

  史载:"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似乎刘基之死是胡惟庸在药中下毒所致,但是刘基通晓医术,胡惟庸决无可能挟医投毒谋害到他。此事的罪魁祸首,只可能是金銮殿中至尊无上的皇帝朱元璋。一个功勋卓著的大臣,在生命的终点时刻,想回到自己的家乡过几天清闲日子,却始终未能如愿。

  他能推算出几百年间成千上万人的未来,却唯独算不出他自己的未来。

  他的死,拉开了朱元璋屠杀功臣的序幕。

  刘基、廖永忠、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胡惟庸、蓝玉……一个个足以青史留名的杰出人才逐渐在屠刀之下消失,如果不是朱元璋自己亲手拔除了这些"棘刺",导致朱允炆登基之后无人可倚仗,燕王的图谋决不会成功。

  刘基神秘死后,《金陵赋》被列为禁书,再没有人敢轻易提起这个名字。

  刘璟是最受父亲疼爱的儿子,也是最聪明的一个,对《易经》的研究已出神入化,刘基一定会让他知道《金陵赋》的内容。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