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时尚阅读 > 中央警卫 > 
二十八


  再问红袖戏剧社的其他情况,陈主编摇摇头说,时间太久了,小小戏剧社,又没谁去研究,当然也没了资料。他建议我们去梁家大院和原黄岩县越剧团找一些老人调查一下,或许能有什么线索。

  于是先去了麻芝街的梁家大院。这是座四合院式的民清建筑,前年麻芝老街整体修整改造后,这里成了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挂满了各个协会的牌子。楼下一桌一桌地围着很多老人,或下棋,或搓麻将,少数爱好书法绘画等高雅艺术的,在楼上文艺室里斟一壶茶,怡然地交流心得,在嘈杂中得一些安逸。

  戏台还在,在大院的正东墙前,也经过改造了,气派、华丽,然而每年上不了几场戏。逢年过节,才会请外地的小剧团来演个三四天,碰到"六一"、"国庆"等重要节日,还会在这里搞几场不大不小的文艺晚会。

  但现在的戏也好,晚会也好,都没那个味了。我不禁想象,当年红袖戏剧社的那些红粉女子们在这个戏台上唱戏的样子,没有麦克风,没有炫目变的灯光。仲夏夜,小戏台,露天茶座,长衫短马,西瓜帽,台上台下,咿咿呀呀,一举手一投足,明眸一瞥,发自内心的叫好声……仿佛一条缓缓的时光之船,停靠在黑白的日子里,定格。

  这足以证明我是一个怀旧的人,所以,那些隐密的历史,对我有一种本能的诱惑。林美的爷爷、他那执著又古怪的想法、死去的老罗、《梁祝》戏谱与红袖戏剧社、"特务"与"抓特务"、仿佛不远又仿佛很远的六十年代……每一条带我回到过去的线索,都越来越吸引我,当然,还有神秘的"米兰"。

  询问了很多老人,都表示爱莫能助。原因是,解放前就已成年的老人,现如今至少也应有七十五岁以上了,这个岁数来活动中心活动的少之又少,只有寥寥三四个,大多说不大清楚,说得清楚的,也只晓得这里原是个茶馆,至于戏社什么的,没印象。

  后来还是一个老伯帮助了我们,他说他有个叔叔,九十岁了,一直住在麻芝街,原是个教师,平生没什么爱好,就好一杯茶,头脑还清晰,说不定他知道。

  就带我们去了,还真的知道。

  老人回忆,解放前的那几年,确实有个叫做红袖戏剧社的班子在雁来茶馆唱戏,他还认识戏社的老板林可道,不过林可道在1948年底就死了,生肺病死的。

  慢慢的,话匣子打开了,就说了很多有关和无关的话。他说红袖戏剧社的台柱子有两个,一是范雪梅,小花旦,活泼俏皮得很,解放后进了县越剧团;还有一个演青衣,叫董雅兰,艺名"一叶兰"的,端庄清雅,很受欢迎,但1946年她突然消失了,后来听说去大上海唱戏了,从此再也没见过。

  谈起当年的林家大少爷,老人还有印象,长得挺挺拔拔,白白净净的,斯文,有礼貌,一看就像个书生,典型的知识分子。

  林美见老人夸她爷爷,高兴地合不拢嘴。说实话,我真也想象不出,林美遗传了她那白净斯文爷爷的哪点基因。

  言归正传。失踪的董雅兰是否就是"米兰"?1946年后,她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梁祝》戏谱上的印章是"米兰"这个特务代号?而不是艺名"一叶兰"?唯一的线索,就落到了花旦范雪梅身上,也许这个当年的搭档会知道些内情。

  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老越剧团经过三番五次的调并撤立,像积木似的被打得七零八落,原先那些老艺人转行的转行,换团的换团,已经很难找到了。

  我埋怨林美,为什么不从她爷爷那里获得更多关于"米兰"的信息,比如直接告知米兰的真名、曾经的工作单位,就会省力得多。林美解释说,"米兰"是一个留在大陆的"特殊人",十有八九,早已换了另一种身份生活,而且,有些东西他不能说,怕我们不小心说漏了嘴,给她惹麻烦。他派林美来的时候,本以为我会知道得更多,可惜我一无所知。我理解老人的担心,他对大陆的认识,怕还停留在数十年前呢。就算"米兰"曾经是个特务,如今也是垂垂老妪了,可能早就看淡了人世,人世也看淡了她。

  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找到两个越剧团的退休老职工,换来的却是失望和迷茫。

  范雪梅,谁都不知道,谁也没听过,就像不存在。

  确定?

  确定,很确定。

  我一时糊涂了,转了一圈,仿佛又回到了起点。

  谁是"米兰"?到底谁是"米兰"?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