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海空千里大角逐--英军围歼德舰"俾斯麦"号


  二战爆发后,浩瀚的大西洋成了交战国双方残酷厮杀的战场。纳粹潜艇在大西洋上肆意攻击同盟国商船队,猖狂一时;其水面舰艇也不甘示弱,它们时而埋伏在挪威海域数不清的岛屿后面,时而出没于波涛汹涌的北大西洋,伺机吃掉盟国护航运输船队。其中,德国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成了盟国海上运输的心腹之患。1941年5月,英国皇家海军为了消灭突入大西洋的"俾斯麦"号,动用了多艘水面舰艇和数十架舰载飞机,海空密切协同,在冰冷的北大西洋上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海上追歼战。

  神秘的"莱茵演习"

  1941年5月22日,英国海军部收到一份空军侦察机传来的紧急敌情通报:德国威力强大的新战列舰"俾斯麦"号已离开挪威海,去向不明。不久又有消息传来:两艘大型德国战舰在11艘商船的掩护和陪伴下,正在卡特加特海峡向北航行,其中1艘可能就是"俾斯麦"号。
  英国海军部的参谋人员紧张了,他们忙着在海图上标绘出目标的位置。自从1939年9月战争爆发以来,纳粹德国一直把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在陆上,德军已横扫欧洲,推进到英吉利海峡,法国沿岸已为德军控制;在海上,纳粹潜艇出没无常,"狼群"战术使盟国防不胜防,大西洋运输线上损失的商船数已接近危险的边缘。同时,德国的海上袭击舰也在大西洋上神出鬼没,给盟国的海上运输造成很大损失。
  早在1939年9月战争爆发前,当时的德国海军总司令雷槐尔就制定了海上袭击舰和潜艇并举的战略方针。雷德尔仔细计算了战前英德两国海军的实力对比:各种战列舰之比为15∶5;各类巡洋舰64∶8;驱逐舰为230∶30;英国有9艘航空母舰,德国1艘也没有;只是在潜艇方面英德相等,即58∶57。在皇家海军加上法国海军的绝对优势面前,雷德尔别无选择,只能像上次大战中一样,让德国主力水面舰艇在海上分散行动,袭击对方运输商船或单独行动的战斗舰只。
  1939年8月21日, 德国袖珍战列舰"斯佩"号在补给船“阿尔特马克"号伴随下离开港口,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南大西洋。3天后,"德意志"号战列舰由另一艘补给船陪同来到北大西洋。为了达到袭击商船的目的,德国海上袭击舰采用了多种手段:修造假火炮,使敌舰误认为是火力强大的对手;使用伪装网盖住大炮,欺骗敌商船;当敌舰追击时,在无线电中使用假船名;为了欺骗敌舰队,故意用英商船名义发出“发现德国海上袭击舰"电文,然后逃之夭夭. .....。其中"斯佩"号在4个月内就击沉9艘英船(共5万吨)。
  为了消灭猖狂的海上袭击舰,英国皇家海军伤透了脑筋。丘吉尔就任海军部长后,把庞大的海军力量(包括英法两国23艘重型水面舰艇)分成12支搜索分舰队,分别冠以"G、H、I、K、L、X、Y"的编号散布全球海洋中,它们每一支都具有搜索和击毁一艘德国海上袭击舰的能力。1939年12月,英国的"G"舰队在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口击伤"斯佩"号,迫使它自沉。德国海上袭击舰的行动因此而有所收敛。
  眼下,"俾斯麦"号突然出现,其意图何在呢?是单纯的为商船护航,还是想在商船护航下闯入大西洋?若是一艘普通德舰,英国海军部还不至于如此紧张,但这是一艘被誉为“海军中最可怕的军舰"的德国超级战列舰, 必须慎重对待。若它闯入大西洋,对英国日益严重的海上运输,无异于雪上加霜。
  "俾斯麦"号是一艘巨型战列舰。它于1935年动工建造,1940年建成服役。在德国,曾有4艘战舰用铁血宰相的名字命名。第1艘是海防舰,1877年下水;第2艘是巡洋舰,1897年由基尔船厂建造;第3艘于一次大战期间在汉堡下水,但一直没有竣工。第4艘"俾斯麦"号长224米,宽36米,排水量4.2万吨。两舷中甲板下装甲厚度330毫米,主甲板装甲厚度分别为101.6毫米和50.8毫米。它装有8门381毫米主炮,12门150毫米副炮,16门105毫米高炮和40门机关炮,大大小小的火炮使全舰炮管林立,像一座浮动的海上炮塔。在速度上,庞大的"俾斯麦"号与任何一艘英舰相比都毫不逊色。联想到上次大战中德国战舰惊人的抗打击能力,英国海军部感到对付这艘德舰真是太棘手了。
  但是,"俾斯麦"号的存在对英国的大西洋运输线始终是一个威胁。与其耗费大量的兵力去监视它,不如集中兵力毕其功于一役,消灭这艘德舰。况且,英国皇家海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又掌握着敌舰的行踪,消灭它是有可能的。于是,英国海军部定下决心:歼灭"俾斯麦"号。
  此刻,"俾斯麦"号的舰首正冲开拥塞的流冰块,向北开往流冰四伏的北冰洋。这次“俾斯麦"号出征,的确是德国人策划的又一次海上袭击行动。1941年初,德国海上袭击舰的行动再一次达到高潮,战果辉煌。雷德尔不禁踌躇满志,他决心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行动, 除了再派出"沙恩霍斯特"等重型战舰外,这次让"俾斯麦"号也披挂上阵,作战的行动代号为"莱茵演习"。
  "莱茵演习"作战行动的要点是用两支强大的德国舰队夹攻北大西洋盟军运输线。"俾斯麦"号和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在北方;"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在南方,这两支舰队将像巨钳一样切断英国的生命线--北大西洋航线。可惜的是,停在法国布勒斯特港的"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还未出征就被英国飞机炸坏,难以出航,最后只好决定由德国海军将领吕特晏斯指挥"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单独出征。5月18日,这两艘德舰离开波罗的海训练基地,在大雾掩护下驶出卡特加特海峡,锚泊在挪威海岸的卑尔根。它们在等待季节性的暴风雨。这两艘德舰没有料到,他们一出现就被英国人盯上了。

  "胡德"号出师不利

  英国海军部决定调用本土舰队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接到命令后,本土舰队司令约翰·托维海军上将立即开始调兵遣将。 托维上将手下有一支由两艘战列舰("乔治五世"号和“威尔士亲王"号)、两艘巡洋舰("胡德"号和"反击"号)和1艘航空母舰("胜利"号)组成的海军力量。从数量上看,英国占有5∶1的优势,但从质量上看则不容乐观。
  "反击"号已有35年舰龄,装有两门比"俾斯麦"号小的炮,装甲单薄,而且续航时间短。"胡德"号是与"俾斯麦"号同级的超级战舰,也有381毫米巨炮8门,它的航速略高。但其致命的弱点是主装甲板仅有100毫米厚,而且舰龄也有30多年了。"威尔士亲王"号又太新了,它的两个炮塔是3星期前才装的,而且机器还未来得及试转。"胜利"号也差不多是处于同样状态,它刚载运飞机,后备役的飞行员都是第一次在航空母舰甲板上着陆。因此,托维上将认为只有"乔治五世"号能与"俾斯麦"号匹敌。
  5月21日午夜,"威尔士亲王"号和"胡德"号奉命起航,驶往格陵兰和冰岛之间的丹麦海峡, 那里已有1艘巡洋舰“诺福克"号在监视通往大西洋的北部航道。22日晚7时,托维上将接到空中侦察的报告:"俾斯麦"号和伴随它的巡洋舰已离开了挪威海岸的卑尔根。"看来德舰已驶向大西洋,现在出击正是时候!"托维上将吩咐手下的参谋人员立即做好出发的准备。同时,他又派出巡洋舰"萨福克"号去增援在丹麦海峡巡逻的"诺福克"号。
  丹麦海峡是北极圈内一条险恶的水路,从北极和格陵兰漂来的大小冰块和流冰,在雾起茫茫的大海上互相撞击,发出骇人的隆隆巨响。5月春寒,流冰把300多公里宽的海峡堵塞得只剩下80公里的航道。5月23日,黑云沉沉,雨雪交加,傍晚的时候,丹麦海峡又出现了大雾,只是在靠近北极浮冰的边缘处,有一条宽约3英里的航道能见度比较好。"萨福克"号便转向这条航道的西南方。晚上7时22分,装有远程雷达的"萨福克"号在荧光屏上发现了两艘来历不明的军舰。不久,透过云层中洒下的夕阳余辉,了望哨发现两艘钢铁巨舰穿过薄雾正向自己驶来,那正是"俾斯麦"号和它的护航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发现目标!"了望哨大声向全舰报告。
  舰长埃里斯上校知道自己决不是敌舰的对手,他巧妙地把"萨福克"号驶入薄雾中,暗中尾随在两艘敌舰后面约15海里处,并发出了"发现敌舰"的无线电信号。不远处的“诺福克"号收到了这些信号, 马上靠拢过来。在北极半明半暗的夜里,两艘英舰紧紧地盯住猎物,几乎是全速地穿过丹麦海峡冰冷的水域,在茫茫雾里,在雨雪交加中,穿出穿进。
  与此同时,海军中将霍兰德指挥的"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分队连同6艘驱逐舰已在奋力前进以截击敌人。舰上的官兵从半夜刚过就已处于战备状态。第二天清晨,他们看到了那两艘德舰,战斗警报拉响了。炮手们悄无声息地转动着巨大的炮塔,情绪高涨,一场激烈的海战即将拉开帷幕。
  晨雾渐渐散去, 清冷的黎明来到了银装素裹的北极海面。冲出丹麦海峡的"俾斯麦"号上的水兵们望着浩瀚的大西洋欢呼起来, 可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双方的战舰在逐渐接近, 当相距2.5万码时,"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抢先开火,"俾斯麦"号周围腾起了巨大的水柱。 德舰反应迅速,立刻开始还击。"俾斯麦"号15英寸的大炮怒吼着喷出火焰,巨大的舰身在炮声中微微颤抖,大团的硝烟淹没了一切。炮弹在冰冷的空气中掠过,发出一片尖啸声,英舰上水兵们的心悬了起来,几秒钟后,这群炮弹将落在何处呢?
  随着一阵闷雷般的巨响,桔红色的闪光和水柱立刻吞没了英舰"胡德"号,狡滑的德舰首先集中火力向"胡德"号发难了。 "欧根亲王"号首开纪录,一大团火苗从"胡德"号主桅旁腾起, 火焰窜得很高,像一轮升起的太阳的上半端。射程在不断缩短,当"俾斯麦"号的8门主炮第3次齐射时,一发15英寸炮的炮弹穿透了"胡德"号甲板,一团硕大的炽热火球冲向天空,"胡德"号的弹药舱爆炸了。两分钟后,断裂成两截的"胡德"号消失在大西洋的波涛中,全舰1419名官兵只有3人幸存。
  现在轮到"威尔士亲王"号受难了。"俾斯麦"号15英寸炮弹落下之处,附近的海面上便竖起一道高耸的水墙,"欧根亲王"号的8英寸大炮也凑进来,炮弹雨点般密集地一个接一个落下。一枚15英寸炮弹穿过舰桥爆炸,舰桥上立刻血肉横飞,除舰长利奇上校和信号兵外,舰桥上其余官兵皆被炸死。
  更糟的是,"威尔士亲王"号的炮塔一直在出现小的机械故障,忽而开一炮,忽而哑一炮,随舰出海的技术人员忙得满头大汗。军舰接连中弹,已进水5吨,利奇舰长只得下令退出战斗,等待后援,在烟幕掩护下,伤痕累累的"威尔士亲王"号边退边用14英寸的尾炮继续射击,竟然有两发炮弹击中了"俾斯麦"号,其中1发不岂不倚正好击穿了燃油舱,造成燃油大量泄漏。德舰队指挥官吕特晏斯上将十分恼火,眼看着到嘴边的肥肉又溜掉了。他下令德舰驶往法国的布勒斯特港补充油料。

  追击、追击再追击

  海面上的硝烟渐渐散去,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战运不佳的英国舰队。刚刚赶到的托维上将望着海面上漂浮的军舰残骸和大片油迹, 不禁怒火万丈。英国海军部对"胡德"号的沉没也大为震惊, 海军大臣电告托维:海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击沉这艘凶恶无比的纳粹战舰。远在1500海里外的直布罗陀巡逻的H舰队奉命赶往战场;在中大西洋西北部外几百海里,战列舰"莱米里斯"号奉命撤出护航,并向西拦截敌舰。距爱尔兰海岸约500海里处,战列舰"罗里"号也撤出护航,奉命截击。它们得到的命令是:"追击、追击、再追击。"
  "俾斯麦"号虽然受了伤,可航速丝毫未减,它拖着一道长长的油迹向布勒斯特港全速航行。托维上将则率领舰队紧紧追赶,但英舰队在速度上慢于"俾斯麦"号,眼看与敌舰的距离越拉越大。托维上将在"乔治五世"号上冷静地分析了形势,现在自己直接掌握的兵力只有航空母舰"胜利"号和巡洋舰"反击"号,以及继续跟踪德舰的"诺福克"号、 “萨福克"号,受伤的"威尔士亲王"号正在靠近"诺福克"号。为了避免"俾斯麦"号逃脱,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胜利"号上的飞机进行攻击,如果飞机能对它的水下部位造成损坏,那就足以减低它的速度。尽管托维对航母的攻击作用仍半信半疑,他还是下达了命令。
  5月24日22时10分, 只载有9架"剑鱼"式飞机的“胜利"号航母对120海里外的"俾斯麦” 号发起了空袭。在夜暗中,埃斯蒙德海军少校率领这种挂有鱼雷的双翼机,从颠簸的飞机甲板上艰难地起飞了。这些飞行员都是第1次参加战斗,但他们顶着大风,顽强地飞行。他们驾驶的这种鱼雷轰炸机是英国1936年出厂的老式双翼机,由费尔雷公司生产,可挂一枚1610磅的鱼雷,装备两挺0.3英寸机枪,航程为1030英里。在1940年11月11日夜间对意大利塔兰托港的奇袭中,"剑鱼"式飞机崭露头角,用鱼雷击沉了停泊在港内的3艘意大利战列舰,证明了飞机在海战中的地位。但这次"剑鱼"式飞机将要攻击的是高速行驶中的巨型战列舰,它有着令人生畏的防空火力。
  在一块低低的云层下,埃斯蒙德发现了"俾斯麦"号。正当英机试图穿云而下时,翻滚的阴云忽开忽合, 突然间又遮住了"俾斯麦"号。英机只好西飞,在跟踪的"萨福克"号和"诺福克"号上空掉过头来,准备重新进入。
  几分钟后,"剑鱼"式飞机降下高度,朝"俾斯麦"号英勇逼近。德舰猛烈开炮,曳光弹漫天飞舞。埃斯蒙德冒雨前冲,一直到离目标只有半海里时,才朝着黑乎乎的庞然大物投下鱼雷。 在他身后,两架鱼雷机也顺利地投下鱼雷,但“俾斯麦"号费力扭动着庞大的身躯,一连躲开了这3枚鱼雷。
  这时,一架"剑鱼"式从"俾斯麦"号右舷方向独自发起了攻击。大雨落在发烫的炮管上,嗤嗤地散发起团团水蒸气。水蒸气挡住了炮手的视线。鱼雷隐身在起伏的波涛下,趁机冲向"俾斯麦"号,击中了它的右舷。但这一部位的装甲板厚度达12.5英寸,"俾斯麦"号损伤不大,航速未减。机群只好返航。这一天英国舰队除了损失了"胡德"号外,一无所获。
  更不幸的是,5月25日凌晨3时,跟踪德舰的"萨福克"号失去了与"俾斯麦"号的接触。原来,狡滑的吕特晏斯在遭到英机攻击后感到不妙,为了脱身,他指挥两艘德舰与跟踪的英国巡洋舰绕开了圈子,走"Z"字型航线,乘英舰转向之机,两艘德舰从英舰尾部方向溜掉了。
  天亮了,托维上将站在"乔治五世"号的舰桥上,望着茫茫大雾,心急如焚。刚才几艘英国主力舰已发来电报,称它们的燃油已所乘无几,弹药和食起也需补充。托维心里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俾斯麦"号将进入德国潜艇和岸基飞机的保护圈,那时, 再想歼灭它就十分困难了。托维上将现在最担心的是,由于无法弄清"俾斯麦"号的确切位置, 英舰队现在追击的方向可能与敌舰逃跑的方向不一致,这样下去距离只会越拉越大,即使发现了敌舰,英国舰队也将因燃料不足而望洋兴叹。
  入夜,托维辗转难眠。由于燃油不足,驱逐舰已出列驶向冰岛基地,"反击"号也离队回航,追击眼看就要停止。5月26日上午10时30分,一封电报使愁眉不展的托维上将精神大振。"俾斯麦"号被找到了!原来,这天上午,一架美国特种侦察机发现了"俾斯麦"号。驾驶这架PBY水上飞机的是美国的史密斯海军上尉,他和其他8名美军飞行员奉上级特别密令,配合英军行动。当史密斯上尉驾机接近当天巡逻的折返点时,突然看见海面上有一大团灰色的东西。还没等史密斯飞近看个究竟,那团灰色的庞然大物竟然喷出道道火蛇,接着大口径高射炮弹在飞机四周炸开,洁静的天空绽开了大朵黑色烟团。"俾斯麦"号自己暴露了。飞机被炸弹爆炸的气浪推得摇摇晃晃,史密斯猛蹬方向舵,飞机一个漂亮的180度转弯,飞离了高射炮火网。 机上的发报员沉着地向英国舰队报告:"距布勒斯特690海里处,发现'俾斯麦'号!"
  但此时, 托维的本土舰队在德舰西北方向130海里,已毫无希望追上"俾斯麦"号; "罗里"号在北,"复仇"号在西,"莱米里斯"号在南,也都鞭长莫及。能够从东插入,拦住吕特晏斯逃跑的,就只有萨默维尔海军中将率领的H舰队了。此刻,H舰队正全速前进, 如果H舰队中的航空母舰对“俾斯麦"号实施鱼雷攻击,或许还有可能拖住或击沉它,这也是唯一的希望了。
  H舰队包括战斗巡洋舰"荣誉"号、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巡洋舰"谢菲尔德"号和6艘驱逐舰。其中"皇家方舟"号是英国最大的航空母舰,排水量2.3万吨,可载机70架。对于有着"大炮巨舰"传统的英国人来说,这艘航母现在可成了救星。11时,H舰队赶到了"俾斯麦"号前方约100海里处,切断了吕特晏斯的去路。

  航空母舰显神威

  14时50分,H舰队收到"发现'俾斯麦'"号的信号。萨默维尔深深懂得,在这场大追击中,他已从"候补"升格为主力,如果堵截失败,英国皇家海军的声望将一落千丈。所以一个多小时前,萨默维尔就已让"谢菲尔德"号巡洋舰出列先行,以便用雷达盯住对手。现在目标已被发现,"皇家方舟"上的飞行员们个个求战心切,飞机已排列在飞行甲板上。
  这时,"皇家方舟"号距敌舰只有40海里了,舰长蒙德下达了起飞命令。海面上狂风怒吼,淹没了飞机引擎的轰鸣,巨浪排山倒海般地压向飞行甲板,庞大的航空母舰就像是一叶小舟,上下剧烈颠簸,14架"剑鱼"式鱼雷机顶着疾风起飞了。由于蒙德没有接到"谢菲尔德"号出发时发来的灯光信号,他告诉飞行员们,目标附近没有别的舰只。
  "剑鱼"式飞机穿过雨雾,飞行了大约40分钟,突然,领队在雷达粗略估计的"俾斯麦"号概略位置上发现了一艘军舰。在茫茫雾霭中,军舰灰蒙蒙的,肯定是"俾斯麦"号! 领队岂不急待地下达了攻击命令。14架"剑鱼"式飞机分成两队,迎着惊涛骇浪降低了高度,鱼贯向隐约可见的军舰冲去,飞行员们太紧张了,谁也来不及仔细辨认目标。"皇家方舟"号的飞行员果然训练有素,在短短的十几秒内就有8架飞机投放了鱼雷,另4架则准备绕到另一侧打它个措手不及。奇怪的是,敌舰竟然一炮未发,一名眼尖的飞行员终于辨认出他们攻击的正是英国巡洋舰"谢菲尔德"号!他惊呼起来:“噢,我的上帝!"
  在"谢菲尔德"号上,舰长拉康收到了萨默维尔的指示,说飞行突击队已经出发,所以他看见飞机时并不意外。当他把望远镜对向它们时,拉康吃了一惊:它们正要俯冲下来进攻他的军舰!舰桥上的官兵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的飞机一个接一个地投下鱼雷,一时束手无策。8条鱼雷喷吐着白色泡沫向"谢菲尔德"号高速驶来,全舰官兵乱作一团,眼看一场悲剧就要发生。幸亏拉康舰长经验丰富,他把军舰开足马力,飞快地转动轮机,军舰在海浪中左转右躲,居然一口气避开了6条鱼雷,另两条鱼雷撞上突兀的海浪自行爆炸了,军舰安然无恙,真是一场虚惊!
  飞行员们神情沮丧地返回了母舰。晚上7时,这支突击队又一次走上甲板,飞机已重新加油挂弹。大雨滂沱,横扫海面,每个机组人员都知道,这次出击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机会不多了!
  天色越来越暗,载着沉重鱼雷的"剑鱼"式飞机时而穿过厚厚的云层,时而闯过暴雨区,顽强地飞行着。约40分钟后,"谢菲尔德"号看见了这些飞机,它向机群发出"敌舰在正前方12海里"的信号,看着飞机升起钻进云层里。过了片刻,在左舷方向传来一阵枪炮声以及空中无数炮弹爆炸时的闪光,"谢菲尔德"号上的人知道攻击已经开始了。
  "剑鱼"式飞机钻出云层,冒着猛烈的炮火,从两舷同时向"俾斯麦"号展开猛攻。"俾斯麦"号上炮声震耳欲聋,小口径机关炮、104毫米高炮劈劈啪啪,如炒爆豆一般。庞大的舰身忽左忽右,规避着英舰投下的条条鱼雷。
  在"俾斯麦"号右舷前方半海里处,一架英机中弹起火,一架负伤而逃,另外两架钻进了云层,在高空盘旋。当它们穿云而下再次冲向"俾斯麦"号时,又遭到德舰炮手的迎头痛击,一架"剑鱼"式灵巧地调头飞走,另一架则被击中,拖着浓烟坠向大海。 乘德舰炮手们停止射击的短暂间隙,几架英机突然从云层中扑下,逼近"俾斯麦"号, 数枚鱼雷投入海中,溅起大片浪花。当飞行员重新拉平时,他们看见这艘德舰的尾部腾起冲天的火光,鱼雷命中了德舰。
  在"谢菲尔德"号的舰桥上,人们焦急地等待着,远处的高射炮火的亮光闪烁了一阵,然后完全消失了。一阵短暂的停息后,人们看见了返航的第1架飞机,随后是第2架以及更多的飞机返回。它们低空从军舰旁掠过,飞行员们开心地笑着,向上竖起姆指,看来大功告成了。
  飞行突击队顺利地返回了"皇家方舟"号,在这次英勇的突击中,共有5架飞机被炮火击伤,1架飞机上竟数出了127个弹孔,驾驶员和枪炮手都受了伤。除了这些轻微的损失外,只有1架飞机被击落。飞行员们报告说,"俾斯麦"号的中部和尾部被击中了。
  这时从“谢菲尔德"号、 "皇家方舟"号上跟踪的飞机向托维上将发来的报告都证实:"俾斯麦"号在它的航线上掉了头,朝正北方向移动,这是一种令人费解的、实际上是自杀性的姿态。 当最后一架掉队的跟踪飞机带着实际已空了的油箱返回"皇家方舟"号时, 机组人员报告了一个重要情报:空袭刚过,"俾斯麦"号转了两个大圈,明显地朝北停下来,它一直在罗盘指针的这个方向上,停在海面上打转。现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俾斯麦"号的舵机被打坏了。
  原来,在"剑鱼"式飞机猛烈的攻击下,"俾斯麦"号中了两条鱼雷,一条命中舰身,只造成轻微破坏,另一条却是致命的,它击中了舰尾,炸坏了螺旋桨,支离破碎的桨体又卡住了舵,这艘巨舰开始身不由己地原地打转。水兵们疯狂地拉动人工舵铁链,企图控制航向,但无济于事。几个小时后,吕特晏斯派潜水员再次检查了受伤的舵机,证明舵已无法修复,吕特晏斯知道"俾斯麦"号无法逃脱了。当天夜里,他以"莱茵演习"舰队司令的名义, 向柏林发了诀别电:"船已不堪操纵,将战至最后一颗炮弹。"希特勒的回电是:"战列舰'俾斯麦'号的全体将士们,全德国与你们同在。拿出你们坚决的勇气来,把能做的尽力而为。你们只要能恪尽职守,一定能激励为德国生存而战的德国国民。"
  命运似乎同英国人开了个玩笑,在经过几天几夜的追击后,英国海军部的高级军官们总算松了口气,他们经历了紧张、焦虑和绝望。当攻击"俾斯麦"号的希望实际上已降到零时,敌舰失去机动能力的消息又令人高兴得难以置信。"俾斯麦"号上的德军官兵在绝望和恐惧中迎来了第2天的黎明。在风雨中天逐渐放亮了。上午8时15分,"诺福克"号在前方约8海里处看见了"俾斯麦"号。8时47分,战列舰"罗里"号的16英寸大炮打响了最后的歼灭战。 8时54分,"诺福克"号用8英寸的大炮在2万码处开了火,"乔治五世"号和"罗里"号也逼近敌舰,用它们的副炮加入战斗。9时04分,H舰队的巡洋舰"多塞特那"号也加入战斗。
  数千发炮弹雨点般地向"俾斯麦"号起去,火光中不时传来爆炸声。上午10时,"俾斯麦"号已成为一堆沉默的残骸。舰内完全是燃烧的地狱,里面大火的炽热光亮透过两侧无数弹孔清晰可见。舰上人员丢弃了大炮,可以看见一群群的人在甲板上跑来跑去,而这时英舰的炮弹仍不断落下。有些舰上人员不顾被淹死的危险跳海逃命。由于采用了严密的防水结构,"俾斯麦"号居然还没有沉。
  英国战列舰的大炮静下来后,在一旁观战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冲上来,把鱼雷送给毫无抵抗的"俾斯麦"号。英国航空兵和军舰先后向"俾斯麦"号发射鱼雷71枚,直接命中9枚以上,吃了那么多炮弹的"俾斯麦"号再也支撑不住了。10时40分,这艘被称为"德国海军的骄傲"的庞然大物,翻转着沉入波涛滚滚的大海,包括吕特晏斯在内的2200名官兵, 除113人被救活外,其余全部随舰战死。此刻,"俾斯麦"号离布勒斯特港仅有400海里,还不到一天的航程。


  ------------------
  123456网文网 123456ww.co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