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十九章

  半个世纪之谜:中国第一支核工程大军失踪之谜;氢弹投掷未爆之谜;中国核投弹手之谜;扑灭黄岛大油火之谜。谜,谜,谜底在本书中解开。

  新中国空军已经诞生半个多世纪了,由于空军兵种的特殊性,加之我国空军是在帝国主义的反对和包围中艰难起步的,所以,高度的保密和隐蔽性是其显著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至今,还有许多重大事件和神秘人物淹没在历史的云雾之中,本书正是利用人们鲜知的珍贵资料,破解这些萦绕在人们心头的世纪之谜,让历史还它以真实的面目。

一、中国第一支核工程大军失踪之谜

  1958年,在中国加快核试验紧密的鼓点中,在核中心试验场,出现了一支庞大军队,这支数万余人组成的大军成员十分繁杂,司令员是我军著名的陈士榘上将。
  几年以后,这支部队又悄然消失了,谁也不知它的去向。
  除了散布在试验场的那些一幢幢高大的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好像这支大军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这支大军到哪里去了呢?
  这是一个谜。
  直到陈士榘上将去世后,在他的笔记和回忆文章中,才道明了这支部队的来龙去脉。
  1958年4月的一天,在由周恩来主持的军委会议上,钱学森同志详谈了我国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一个月后,党中央根据军委会议的报告,决定:建立并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当年10月8日,成立了以钱学森为院长的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某研究院。
  1958年夏,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上指出:没有原子弹这东西,人家就瞧不起你,人家说你不算数,我们要搞一点原子弹和氢弹,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
  这次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尽管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两弹工程不能下马,核弹试验要继续进行。
  这样,就把核基地的建设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本来,核基地的建设是由国防科委负责的,但他们认为困难太大,工程量十分惊人,施工难度极高,因此要求工程兵帮忙。
  中央军委对此事详细研究后,决定导弹试验基地和核试验基地,均由工程兵负责建设,导弹试验基地代号为A基地,核试验基地代号为B基地。于是,这个为两弹建家筑巢的巨大工程,便压在了中国工程兵的身上。
  1958年盛夏,中国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率领一个由30多人组成的庞大的参谋班子,从北京乘坐一架苏制伊尔军用飞机,飞向祖国的大西北,对两弹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这次跟随陈上将的参谋班底,不是他那些同生共死、身经百战的将士,而是一批文质彬彬的专家学者,他们有的来自二机部,有的来自科学物理研究所,还有几位金发碧眼的是来自苏联的专家。两弹基地的选址,将由他们来决定。
  导弹基地和核试验基地都有十分苛刻的要求。比如核试验区的要求是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没有生物的地区。这次空中勘察后,终于找到了这样一片区域。这儿地势平坦开阔,对于工农业开发基本没有影响,荒无人烟,符合试验场的要求。
  第二次复查时,陈士榘和万毅、孙继先将军经历了一次充满凶险的飞行。
  两个月后,为了核试验基地建设的一些数据,陈士渠等3位将军又一次飞往核中心试验场。
  为了观察方便,陈士榘上将干脆坐在驾驶员和机械师的中间,透过前窗玻璃向地面了望。他们在空中已经飞行了3个多小时。向下看,地面不但没有村庄和马牛,连一点绿色都难以找见。
  飞机下面出现了一条大峡谷。
  “能飞进峡谷吗?"陈士榘问。
  “从没有飞进去过。"驾驶员回答。
  “进去看看行吗?”
  “这……"驾驶员有些犹豫。
  “我们在这儿建基地,周围的地形地貌必须熟悉,要有准确的地形方位图,否则,要出大乱子的……"陈士榘上将不动声色地劝导着。
  在陈士榘上将的再三动员下,驾驶员才勉强同意。
  “好吧,请首长坐稳,飞机准备进入峡谷。”
  驾驶员话音刚落,飞机已经钻进了峡谷之中,陡峻的大山遮住了明丽的阳光,机舱里顿时一漆黑暗。
  飞机在黑暗中穿行,他们好像被关进了一个可怕的魔匣,只能听到发动机的嗡嗡声和觉出飞机轻微的颠簸,此外便什么都看不清了。
  3位将军只觉毛骨悚然,面面相觑,不知此行是凶是吉。
  就这样,飞机在"黑匣子"里飞呀飞的,眼看前面一座黑黝黝的山崖,好像一只魔鬼的大嘴要一口将他们吞吃下去。
  就在这危险的一瞬,大伙儿只觉得身体往上一提,飞机猛一抬头,直插一个山垭口,待飞机穿出山垭口后,大伙的眼前顿时一亮,一个更阔大的天地陡然出现在面前。
  原来,他们穿越了峡谷后,来到了某盆地的上空。
  核试验场选定并经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后,一支上万人的建筑大军首先开进了大西北。
  1958年,随着各大军区工程兵一支支队伍的消失,一个个指挥员的神秘失踪,一个代号为7169的部队在共和国的大西北诞生了,这就是为建设导弹、原子弹试验基地而组建的特种工程兵部队,这支部队的司令员兼政委,便是陈士榘上将。
  从中央军委的第一个调令起,大西北先后调来20余个工程兵团,两个工程兵师,以及其车团、工程兵技术大队、医院、通信营、勘察大队、办事处;此外还有印刷、木材加工、机械修配、农牧场等7个服务单位及其他配属单位等。上述部队约计数万人,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默默地工作了3年。
  陈士榘上将故世前,曾痛惜地说:“由于当时的特殊背景和严格的保密制度,这支大军默默地开进来,又悄悄地撤离出去,他们的名字、业绩至今仍鲜为人知。在当代人的心目中,只知道从事两弹研制的科学家和试验发射队伍,而从未听说过那个代号为'7169'的特种工程部队,他们也为两弹的成功付出了青春,甚至鲜血和生命,然而直到现在,人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说到这里,老将军泪水涟涟,有一种说不出的内疚和悔痛。

二、氢弹险些在机舱里爆炸

  70年代初,戒备森严的军事要地,西北某机场。
  天空,高远明净;塔台旁,雷达天线在引颈眺望。
  数千名军人肃立在草坪上,一双双睁大的眼睛里,充满了焦渴和期盼。他们的目光,一起聚焦在一架崭新的强5型飞机上。
  这是我国自己研制的飞机,修长的机身,流线型的表体,它静静地停立在飞机跑道的起飞线上,明丽的艳阳为它镀上一层淡淡的金泊。它像一只盘弓待发的金箭,在等待着主人的召唤。
  塔台上终于用无线电波发出了起飞的命令,强5飞机发出了嗡嗡的响声,翅膀微微颤动,然后沿着跑道徐徐滑行。
  驾驶舱里,飞行员杨国祥凝神气息,稳稳地把握着操纵杆,全神注视着前方。
  强5飞机在跑道上越跑越快,终于机头一昂,腾空而起,冲向碧霄。
  机场里,每天各个机种、机型的飞机起起落落要有上百个架次,为什么这一回牵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呢?
  这是因为,今天气飞的这架强5机不同寻常,它的机舱里,装着一颗氢弹,这架飞机正是在执行氢弹投掷任务。
  驾驶员杨国祥深知这次飞行试验任务的重大,他的这次飞行将被写入中国飞行史册,还将引起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注目,片刻之后,中国的第一枚实战氢弹,将由他投掷到预定地点。
  1967年,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虽然带来了一定的震慑力,但要把氢弹真正用于实战,还要有一段相当漫长的道路,这就是能让飞机适载,能在预定地点准确投掷。
  为了完成这一光荣任务,在此之前,杨国祥已经投掷了150多枚和氢弹重量大小完全相同的模拟氢弹,弹着点距靶心仅12米,这种精度,已经是相当的高了。
  一股上升的气流轻托着飞机的双翅,使得机身有些轻微的颠簸,杨国祥熟练地运用各种技术,把飞机稳稳地控制下来,须知,飞机的晃动对机舱里装载的氢弹也是有影响的。
  飞机沿着干涸的孔雀河河道向西飞行。
  进入目标区后,透过飞机宽大的前窗,地面上,黄色的大漠中设置的白色靶标十分醒目。
  望着地面的靶标,杨国祥立刻向塔台作出进入预定目标区的报告。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刻,马上就要投弹了,中国第一颗实战氢弹,将由他投掷下去,一朵硕大的蘑菇云,即将再次令世界瞠目。
  杨国祥一丝不苟地校正了多种数据,不断调整选择了最好的投掷位置。
  塔台发出了投掷的命令。
  杨国祥勇敢地把手伸向推脱装置的开关,用力推了下去……
  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开关虽然到位,但投掷装置没有动作。
  广袤无垠的大漠上,依然风沙滚滚,沙丘静卧,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杨国祥心头一怔,以为是自己的动作出了偏差。他驾着飞机,在天空中绕了个"S"形,再度进入投掷角度后,手指第二次推动了推脱装置的开关。
  在触动推脱装置开关的同时,他的脑海里正在默想着氢弹出舱后的一连串飞行动作。氢弹的威力远远超过原子弹,为了保存飞机,躲过氢弹爆炸时强大的冲击波和光辐射,他准备上仰急飞,躲过辐射圈后驾机返回。
  然而,第二次投掷仍然没有成功,那个毁灭性极大的“大娃娃",此刻就静静地躺在机舱里,好像它惧怕外面的风沙,故意躲着不肯出去一样。
  万里长空,静寂无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这副画面。
  杨国祥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怎么办?
  再来一次!
  杨国祥又一次调整飞行角度,采取了超应急措施的第三次投掷,结果还是没有成功。氢弹好像一个在母腹中难产的胎儿,无论你怎样催生,它都不肯钻出母腹。
  杨国祥看了一眼油量表,油箱里的油仅够飞行半小时了。
  怎么办?
  返回机场吗?
  机舱里可是装着一颗具有数万吨当量的实战氢弹,随着飞机的盘旋、颠簸,还有气候的、温度的、气流的、速度的变化,都可能使这颗沉睡中的"大娃娃"醒来。它如果爆炸,不仅飞机和飞行员会转瞬之间灰飞烟灭,整个导弹基地和机场也会成为第二个广岛……
  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内,一双明亮的眼睛正关切地凝望着一碧如洗的天空。周恩来总理焦急地守候在电话机旁,一直在等待氢弹投掷消息。
  终于,电话铃响了,随着对方急促的话音,周总理的浓眉紧紧地锁在一起。
  作为一国总理,他当然知道此事严重的后果,如果一着不慎,导致氢弹爆炸,中国的核计划又要推迟几十年。
  思忖再三,他果断地命令:除塔台指挥员外,所有人员全部撤出核爆区。另外,他指示指挥员,要相信我们的飞行员,要帮助他树立信心,平安地返回地面。
  大漠上,属于杨国祥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他必须马上决断。
  他坦然地朝天尽头望了一眼,前面云谲波诡。此刻,他并没有过多地想过自己的生死,他不在乎中国热核科研的史册上是否会增添一位烈士的英名,他想得更多的是国家的巨大财富,科学家的心血结晶,决不能让这些毁于一旦!
  强烈的使命感,使杨国祥决心平安返回地面,带氢弹着陆。
  “025请求带弹着陆!”
  “025可以带弹着陆,继续观察氢弹状态,如有异常,请即速报告。”
  塔台指挥员的眼睛潮湿了。
  好样的,杨国祥,他没有扔下飞机,扔下氢弹跳伞,他要与飞机共存亡。
  为了增加安全系数,杨国祥关掉了所有的武器电门,调头转向机场,以时速700公里的速度下滑,当飞临机场上空时,他沉着地随着指挥员的命令,不断下降着高度。
  落地是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着,在最后的一瞬间,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也许仅仅是因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差错,一场毁灭性的大爆炸就会发生。
  近了,更近了……指挥员狂跳的心在收缩,在拢紧……
  杨国祥稳稳地放下起落架,缓缓降低高度,他知道,机场上有每秒8米的侧风,这在平时算不了什么,可在今天,这也是不可小视的危险因素。
  寰宇间,风驻云凝,整个大地都屏住了呼吸。
  杨国祥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所以根本没有注意自己是在天堂与地狱间运行。
  在惊人的肃静之中,只见强5机挟着雷霆和飓风,"哧”
  的一声,稳稳地落在平坦的跑道上。
  “大娃娃"好像睡熟了,依然毫无声息。
  机场上的人们蜂拥而上,向着杨国祥动情地欢呼。
  此时,北京又传来电话,周总理说:“带氢弹飞机着陆成功,这是一大奇迹,要好好总结经验。”
  灿烂的阳光,照耀在杨国祥的身上,他拉开舱盖,向欢呼的人们频频挥手致意,眼眸中也蓄满了晶莹的泪水。
  7天后,我西北导弹基地再次进入一级战备。
  正是隆冬时节,飞扬的大雪把大漠覆盖得严严实实。
  杨国祥跨入战机,准备再次进行氢弹投掷。
  上一次的事故原因找到了,失败的关键,是推脱装置变形造成的。
  天空气落的雪花,使整个机场变成了银花玉树的世界。在这样的天气里投掷,无疑是对小杨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杨国祥知道,此时,敬爱的周总理肯定同上一次一样,依然守候在电话机旁,他不愿再让总理失望,沉着地起动了发动机。
  雪下得更紧,呼啸的北风和漫天的飞雪使机场平添了许多清冷和肃穆。杨国祥驾驶着战机,向预定空投场飞去,天边涌动的白云,犹如千万朵圣洁的雪莲,一起向他簇拥飞来。
  又一次飞临大漠中的投掷区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蓦然涌上杨国祥的心头。塔台发出了投掷的命令,杨国祥抬起手来,屏住呼吸,利索地按下开关。推脱装置应声而动,熟睡的"大娃娃"被抛了出去。
  杨国祥立即上仰,飞机犹如一只灵活的大鸟直上云霄。
  蓦然,天地间发出一声塌裂般的巨响,随着一道眩目的闪电,一朵硕大的蘑菇红云在翻卷,在升腾,在膨胀……
  在这骤然之间,世界大声惊呼: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实战氢弹!
  中国的氢弹是一张不可战胜的底牌!
  1945年春天,美国在阿拉莫戈多尔爆炸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时,那天人们破天荒地看到两个太阳。
  现在,中国人民也看到了这壮丽的场面。
  中国也有了两个太阳。

三、蘑菇云里发生的故事

  中国西部上空,已经很久没有腾起那极其状观的蘑菇云了,但蘑菇云中发生的故事,却永远不会消失。
  1964年10月16日,大西北核试验场的零点时刻,辽阔而又贮满火药味的戈壁滩上,笼罩着紧张而又神秘的气氛。
  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张爱萍上将,坐在指挥所里。
  各个岗位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
  准备穿云取样的飞机,在指定位置振翅待飞,郭洪礼机组的5名成员,关注着爆心。
  随着电子表的显示,回响起女播音员清晰而又略带机械性的读秒声:“10、9、8、7、6、5、4、3、2、1,起爆!”
  刹时间,一股庞大的蘑菇状烟云,旋转升腾,冲上苍穹。
  指挥所内外一片欢腾,帽子与沙砾一起飞扬。
  张爱萍将军立即要通了北京的电话,用浓重的四川口音激动地对着话筒说:“总理,我们成功啦!原子弹爆炸成功啦!”
  “你们能不能肯定是核爆炸?"一向心细的周总理话音有些颤抖,但他依然像往常那样精细、周密,一丝不苟。
  “我们看到了蘑菇状烟云,取样飞机已经进入烟云上空,好,一会儿我再向您报告。”
  此刻,飞机穿云取样,立刻成为整个中国关注的焦点。
  一架伊尔——12型飞机从7000米的高空冲向蘑菇云。
  地面上,许多人都为飞行员捏着一把汗。
  飞机进入蘑菇云后,会不会被烧化?
  蘑菇云从戈壁滩上卷起的许多沙砾和石头,会不会损伤飞机发动机?
  在强烈的气浪颠簸中,飞机会不会折断翅膀?
  蘑菇云中的核沾染和放射性物质,会不会伤害飞行人员?
  ……
  种种疑虑迭生。
  这也难怪,尽管科技人员已对空云取样的程度作过可行性论证,指挥所也对飞机进云的停留时间作了限定。但仍难消除人们的疑虑。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和破坏作用,给人们印象太深刻了。1945年8月9日,美国的两架B—29轰炸机把两颗原子弹分别投到日本广岛和长期后,竟使三四十万人死亡或失踪,使两座城市毁坏的程度达到60—70%。
  当时参加原子弹投掷的美国空军人员蒂比茨回忆道:“我们回首观望广岛,整座城市被那股可怕的云层给遮住了,那云层在沸腾,成蘑菇状,那么骇人,并且达到不可置信的高度……我记得刘易斯用拳头击我的肩膀,他说:'看那边,看那边',费雷比担心放射性会使我们丧失生育能力,刘易斯说他能嗅出原子分裂的味道,他说它的味道像铅……”
  蘑菇云,令目睹回忆者心有余悸。
  眼下,郭洪礼机组的5名勇士面对骇人的蘑菇云,却没有望而生畏,他们沉静地驾驶着飞机,毫不犹豫地钻进了那可怕的蘑菇云层。
  蘑菇云内,烟灰弥漫,一片昏暗。
  飞机被猛烈的气浪抛上抛下,时而大颠大簸,时而乱抖乱跳,承受着比平日多出许多倍的负荷,稍有不慎,飞机便会失控。郭洪礼和副驾驶李传森尽力保持住飞机的正常状态,继续向前冲刺。
  收集到足够剂量的样品后,飞机钻出了蘑菇烟云。
  飞机刚刚在机场上停稳,防化人员便急步上前,把取来的样品送上另一架已经启动的运输机。飞机立刻起飞,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北京,交由研究院化验分析。
  结果令人振奋,所有的数据都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氢弹爆炸。
  原子弹、氢弹爆炸后,地面有几十种手段收集样品,但只有派飞机直接进入蘑菇云取样,才能获得评价和分析爆炸效果的第一手重要科学依据。
  空中穿云,是生与死的考验,要冒着放射性沾染的巨大风险。然而,我们穿云取样的飞行员们却义无返顾,他们想,国家穷,组织一次这样的试验不容易,应当多取点样品,他们抱定了这样的决心,完不成任务,绝不下飞机。
  1972年3月18日,氢弹又一次爆炸。
  度过难熬的等待后,陈富华驾机飞上万米的高空,此时,他眼前霍然一亮,发红的蘑菇云就在前边。他担心云带跑掉,要求提前转弯进云。
  “按原计划行动。"耳机里传来指挥员声音。
  陈富华真怕蘑菇云被高空的气流吹散,提前半分钟转弯,冲进云层。
  蘑菇云内红光耀眼,陈富华紧握驾驶杆,保持好飞机的状态,盯着剂量指示表。
  指针"噌"地一下指到了头,这说明取的样品到手了,他一推驾驶杆,钻出了蘑菇云,接着,把飞机改平返回机场。
  按照惯例飞行员被送到医院后,陈富华有点不同寻常的感觉。面前放着许多水果却不想吃,几个战友在打扑克,他也懒得打。航医让出去散步,他出了门又不想动;说回来睡觉吧,又睡不着,头疼。他心里也犯嘀咕:邪门。
  科学家朱光亚来医院慰问,他抱歉地说:“沾染不好控制,让飞行员多吃了一点。”
  陈富华回答:“没有事,我们尽了努力,完成了任务,吃得多一点就多一点吧。”
  1973年6月27日,碧空如洗,阳光普照、氢弹于12时爆炸后产生的蘑菇云,像一条巨大的烟带,大圆柱似地立在空中,并在继续上升。
  就像发现敌机一样,高树发好兴奋,他驾机在1.1万米高空一按按钮,打开加力,飞机突然一蹿,轻微晃动,明显增速,冲向仍在翻卷的蘑菇云。
  “要对准中间部位钻!"这个念头在脑中一闪,便成了坚定的信念。
  起飞前,科研人员曾提醒他,为了减少放射性损害,必须要选择边缘钻,一旦取够就迅速脱离,但他知道自己来一回不容易,一定要把样品取足。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正对着蘑菇云飞了进去,而且宁高勿低,免得过早出云。
  飞机从1.75万米高度进入蘑菇云后,座舱外闪耀着金黄色的光斑。高树发有一种全身发热的感觉,好像血液在沸腾。他反视剂量表,指针急速上升,几秒钟后便达到了5伦。
  “迅速脱离!"地面指挥所发来命令。
  飞机已穿到蘑菇云中间,剂量表仍在指示。高树发往前松松驾驶杆,使飞机转入下滑状态,增速钻出蘑菇云,转弯向西返航。
  1976年1月23日14时,原子弹在地下爆炸时,已于13时55分起飞的双机,正到达距离爆炸170公里的位置上。驾驶员凤景泉戴着密封头盔,从余光中看到了爆炸的闪光。双机在闪光中形成了特殊的编队:飞在后边的僚机李国生只能埋头座舱看着仪表飞行,飞在前面的长机凤景泉要向后看,向僚机编队……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造成"闪光盲"。
  所谓"闪光盲",是指当核爆炸时,高温火球辐射出的强光直接照射人的眼睛,从而造成人的暂时性视力下降。
  美国在阿拉莫戈多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中,曾流传出这样一个笑话:一名士兵因喝了酒没有暂时撤离营房,正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睡大觉,原子弹爆炸了,结果,他的双目为此而暂时失明了,过了许多天才恢复。从此,这个士兵不再喝酒。
  在广岛、长期的原子弹受害者中,造成闪光盲或烧坏眼睛的人不计其数。
  避过闪光后,凤景泉与李国生挺腰抬头,飞向蘑菇云。
  “进云前注意山头,不得低于2000米!"郭副军长在地面接过话筒,亲自指挥。
  爆炸地区有一座1900米的山头,要求飞机不能飞得太低,但蘑菇云体积小,云底低,飞得高了又怕取不够样品。凤景泉与李国生协调好动作后,避开山头,按1800米的高度钻进了蘑菇云。接着,他轻拉驾驶杆,使飞机上升至1900米,由南向北,按20度的方向通过,出云后,一看指示表,剂量已经取够。
  这时,他想,科学家们都在眼巴巴地等着样品,还是多取一点好,于是要求第二次进入。得到批准后,他蹬舵往右转弯240度,由东往西,再次从蘑菇云中穿了过去。
  十多年后,已任师长的凤景泉回忆说:“这次任务很有意思。”
  翟守东现在已是师参谋长了,他是当年唯一一位没有结婚而参加穿云取样的飞行员。按照要求,飞行员参加取样必须结了婚,有了孩子,才能参加这项工作,翟守东完全可以不参加,可他却毅然推迟了婚期,全身心地投入穿云取样。
  “那天,氢弹空爆后,高空风挺大,蘑菇云在七八千米至1万米的高空翻腾,远看是白的,到跟前看是红的,像哈密瓜里面的瓤,还略浓一点,红典色,很纯。”
  他由南向北穿过蘑菇云的上部后,已经取够样品。但他向地面报告时没有讲那么多剂量,指挥所只好同意他二次穿云的请求。他蹬舵转方向回过头来,由东向西,带着坡度瞄准20多公里长的条状云带,从顶部斜穿到底部,狠狠地取了一下。
  “原子武器这玩艺是厉害。过去身体好,像只小老虎,跑一天不知道累。这次穿蘑菇云飞回来后,直接给拉到医院,白细胞一下子就给变了,身上没劲,到杭州疗养,一洗头,掉一层头发。"崔守东像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汪亮的妻子张肃玲是在大西北认识的,她曾4次进入核试验区巡诊,是一位模范护士。
  汪亮在翟守东之前升空,先侦察天气,判断蘑菇云的高度,接着第一架钻了进去。
  出云后,剂量表上已指示到3伦以上,取够了,但他只报告说:“1.5伦,请求再次进入!”
  他也是第二次穿过了蘑菇云。
  穿云获取的剂量是相当宝贵的,飞行员们拼着自己的性命,争取多取回一点。
  “这次多少伦?"郭副军长在地面关切地问。
  往回飞的途中,汪亮才如实报告:“超过了10伦。”
  1976年9月26日,我国进行了一次空爆核试验,这次取样的飞行员是高国民。
  高国民按照预定时间升空后,加大油门,从1.13万米的高空钻进蘑菇云后,压个小起度,一带驾驶杆,使飞机右转上升。座舱外金黄耀眼,只见剂量表一下子就到了5伦,他打开第二档,指针未停,又到了头。他心里踏实了,这才一带驾驶杆,从蘑菇云的顶部穿了出来。
  他在蘑菇云内飞行时间长达80秒,取回的样品满足各单位需要后还有剩余。
  高国民回到杭州疗养后,血象变化就反映了出来,白细胞从原来的近8000立方毫米,不到一星期就下降为3000,又打针,又吃药,一个半月后仍不到4000,他不愿意继续疗养,休完假回到部队,只休息两三天就又参加了飞行。
  他的血象至今还不稳定。但他不后悔,从没有向组织提过什么要求,只是一再表示,"这毕竟是个人的牺牲,与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国防利益是无法相比的……”
  他入伍20多年了,仍是一个不带长字的飞行员,他有一个目标,"我想飞到最高年限。”
  在我国的国防事业中,有许多穿云取样的感人故事还保留在沉默之中。这些飞行员的情况各异,有的转业地方,有的仍在部队,有的不幸去世,有的光荣退休,有的从此绝后,也有的儿孙满堂……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

四、扑灭黄岛大油火之谜

  在新中国人民空军的史册上,这将是永远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有人把这场发生在5年前的大油火称之为"中国火灾记录上少有的一页,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中国的灭火能力,乃至参加灭火的中国军队的水上飞机都是一次大检验……”
  大火扑灭后,外国记者感慨地说:“如果没有中国空军的参与,这场世界级的海岛大油火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的确,我国的空军和海军的一部分官兵,为了制服这场震惊国内外、连续狂猛燃烧了几天几夜的大油火,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他们出动了数百名官兵直接参战,出动了数次直升飞机,将十余名重伤员抢运出险区。首次参加灭火的国产水上飞机,飞临灾区上空后,把56吨水投向火区,为降温灭火创造了许多次良机,直接配合了灭火战斗。
  更值得一提的是,空军为接送李鹏总理亲自赶赴灾区,抢出宝贵的时间,在短时间内派出了专用飞机运送总理,并且按照国务院的命令,用最快速度把3个架次飞机的灭火干冰连夜不远千里送到火场……
  中国人民海军北海舰队的海军航空兵部队出动7个架次的水轰—5型灭火飞机,一次次不顾险情飞临火区上空,投水灭火……
  驻军空军某部放下一切任务,调集专机将65吨灭火急用的化学泡沫火速运到火场。
  事后,人们感慨地说:“还是人民空军的行动最快,没有空军的参加,大火不知还要烧多久呢!”
  现在,让我们详细地叙述这场战斗的始末吧!
  中南海的决策1989年8月12日,北京,中南海,刚刚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总书记江泽民渡过了他最为焦虑的一个不眠之夜。
  3份发自山东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的加急电报,放在总书记的桌面上,一份比一份严重、危急,总书记脸色严峻,眉宇紧锁,陷入一种极度的焦虑之中。
  思虑再三,总书记摸起了桌上的直拨电话。
  零时左右,青岛市政府的电话铃响了,接电话的是刚从黄岛火灾现场返回的青岛市副市长秦家浩。
  “喂,我是北京,江泽民,现在火情怎么样?”
  “报告总书记,现在风向转北,火势比以前有所减弱,下午刮的是南风,大风把火势推向油港,情况相当危险。现在风向转了,对救火有利,油港可以保住了……”
  秦副市长向江泽民总书记简要汇报了灾情后,因为心情激动,觉得说话也有些气喘吁吁的。
  “现在伤员抢救得怎么样了?"江总书记的口气虽然有些松缓,但依然迫切。
  “空军出动了,北海舰队出动了直升飞机抢救,大部分伤员和全部重伤员都抢运到青岛治疗。”
  “起火的原因清楚吗?"总书记进一步询问。
  “是雷击起火。”
  “没有避雷针吗?还是避雷针不起作用?"总书记询问得异常详细。
  秦副市长说:“据说是地滚雷,避雷针失去了作用了……”
  总书记沉默了片刻,又进一步询问了一些别的情况后,挂上了电话。
  17分钟后,总书记又把电话要到了灭火指挥部。
  次日上午11时,青岛市的另一位副市长第三次接到了江总书记的询问电话。电话中,总书记转达了党中央对参加灭火的全体同志的亲切问候,在总书记了解火情的同时,空军接到了命令,以最快速度调飞机执行任务。
  不到一个小时,空军的飞机奉命赶到,国务院总理李鹏登上了直飞黄岛火灾现场的飞机……
  这场建国以来的特大油火灾难揪动了全国每一个人的心!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灾难啊!空军为什么短时间内投入了那么多的飞机参战?

  灾难降临在一眨眼之间

  8月12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入夏一直被酷热袭扰的青岛市降了一场大雨,市民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雷雨刚过,凉风悠悠,海面上还罩着一层雨雾水帘。9时55分,雨突然又大了起来,黄岛导航塔上一位看门的老人站起来,向临海的窗口望出去。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成了这场空前大灾难降临的唯一见证人。
  就在一眨眼的瞬间,随着一声"喀喇喇"的闷雷滚起,紧随着远处传来一声沉闷震人的猛烈爆炸声。顿时,一团巨大的火球冲天而起,被随之升腾的蘑菇云烟掀上几百米的高空。
  老天爷啊!油库5号贮油罐那3000多平方米的罐顶不见了,1.6万吨原油卷起的烈烟腾空而上,滚滚浓烟刹时覆盖住了天地,大海惊呆了,人们也惊呆了……
  油库危急!油港危急!整个黄岛危在旦夕。
  紧靠着5号罐东边的是与它有同样容积并贮有1万余吨原油的4号罐,而4号罐南侧并排着贮有7000余吨原油的1号、2号、3号罐,在这5个老油罐区的北边几十米远,就是国家投资4亿元刚建成的6个新罐和一座容量为15万吨的黄岛新库,还有巨资新修的码头和港湾,以及黄岛电厂等。如果5号罐引燃了2号、3号、4号、1号罐,进而引爆新罐区,再危及油库爆炸开来,那样油港、电厂、前湾港以及整个胶州湾海面都将是火海一片,此外,还会给海对岸的青岛市城镇乡村造成难以预计的损失。
  “黄岛,黄岛要完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到这里,大家的心都揪到了嗓子眼。

  保住油库刻不容缓

  火警铃声在黄岛区,在青岛市的各个角落都响了起来。整个城市绷紧了每一根神经。
  油库的职工赶来了,消防车队紧急出动了,黄岛区的领导首先奔赴火灾现场,公安分局的干警们全体出动,医院、邮电部门、港务局驻军部队也紧急出动了……所有几乎能来的人都来了,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保住黄岛!保住黄岛!
  腾起的油火几十米外就烤得人难以忍受,现场万分紧张。
  关闭油口,封堵油管,用消防车对未燃的4号、3号油罐喷水降温,用湿棉被包住裸露的输油管道……
  火海里人声鼎沸,水柱腾起,火与人在较量着,搏斗着,好一副悲壮的图画。
  中午12时零5分,北海舰队的子弟兵出动了水上灭火飞机飞临现场,把几十吨海水一次次倾泻下来,他们试图配合地面赶来的市消防支队的武警官兵,冷却未燃油罐,扑灭5号油罐。
  这种我人民空军部队装备的最新型水上灭火飞机,是80年代的新机种,它曾经历过多种考验,在灭火战斗中发挥过巨大作用。当飞机机组人员接到"立即出动,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黄岛火灾现场灭火"的紧急命令后,机组成员放下手上的一切工作,火速作好一切准备,一声"起飞"令下,水轰—5型飞机便向黄岛上空飞来。
  滔滔大海,一望无际,此刻海面上黑烟滚滚,遮天掩海,四下全是黑色的浓烟,能见度极低。水轰飞机在海区火情地段飞了几个来回,仍然无法辨清哪是火情的起源,哪是最需要立即扑灭的火情扩展区域。
  “怎么办?"飞行员急得额头汗珠子直冒。
  “降低飞行高度!"领航员和指挥塔取得联系后,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飞机下降了高度,下面仍然是一片浓烟。
  “再降!”
  乖乖,可别降到海水里去了。
  飞机又下降了几十米,这时火区的情况隐约可见了。
  “再降,降到能准确投水灭火的高度为止。”
  在和平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个极为罕见的奇观。飞机在浓烈滚动的黑烟中岿然不动,它们用机载的大水向大火迎头浇扑,火势的蔓延得到了明显控制,火区的温度也下降了十几度。
  地面上陷于苦战的武警战士、消防官兵得到了片刻喘息,他们乘着环境条件得到了改善之机,一鼓作气地冲了上去……
  机上的成员此刻也被烟雾和腾起的大火烘烤得头昏脑涨,嗓子像冒烟一样难受,但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制服油火,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
  飞机用水投完后,5号油罐火势再度恶化,指挥员虽然组织了消防队员上百支喷水枪投入,但是依然无法有效地控制局势。
  火情就是命令,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所有领导十万火急地赶到了现场,一个由市长郭松年为首的现场指挥部迅速成立起来。一条条措施紧急下达,一个个方案迅速实现,组织效率之高和行动之迅速,令所有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燃烧着的5号油罐周围由几十条水枪组成了一道道水帘,冷却着相邻的几只油罐。仅有的十几辆消防车拼死搏击,车上的铁皮都被烤弯变软,油漆冒出了缕缕青烟。战士们眼冒金星,站立不住,但仍在没命地喷水压住火势。
  就在情况刚刚有了一点好转之时,可恶的老天偏偏刮起了西北风,而且一阵比一阵大。令人担心的局面终于出现了。
  顺风而来的大火直扑4号、2号、3号、1号未燃的油罐,几个油罐的温度立刻升高。
  “在下风的油罐前再增加9支水枪对空射击,马上行动,尽力阻隔高温辐射——"指挥部果断地下达了应急命令。
  顿时,水柱泡沫横飞,烟雾越来越浓,5号罐的火势好像小了一些,强烈的热辐射也有所减弱,但就在人们刚刚想缓口气的当儿,5号罐中的沸油发生了可怕的喷溅,沸滚的油火四溢乱窜,迸射到百米之外。就在这时,靠得最近的4号油罐发出了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声。
  4号油罐因气温太高,马上要被烧爆了。
  顿时,全场的人一下子被惊怔住了,他们意识到,一场更大的灾难马上就要降临。

  面对最严峻的选择

  “撤,快撤!”
  现场总指挥郭松年发出了最紧急的命令。这位市长虽把自己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他不能不顾及到救火的众多官兵的生命安全。
  在这生死的最后关头,我们的共产党员,解放军官兵、干部职工们显示出了慷慨赴死的决心和勇气。
  “中国不能没有黄岛,要死,就死在一起吧!"青岛市的副市长、副书记们说。
  指挥官不走,救火的官兵没有一个逃离战场。
  被严重烧伤的工程师潘度被人强拖出火场,可人们一松手,他又回身冲了上去。
  35岁的油库消防队长一直站在消防车顶上组织指挥,油罐炸开的碎片把他击倒在地,浑身上下成了火人,此时他还不肯离开火场。后来他被强行送入医院,输了7000毫升血浆,切除了被碎片击伤的脾脏,才保住了性命。
  4号罐的怪叫声越来越大了,此刻的危险人人皆知,谁早走一步就意味着生,晚走一秒就是死。但是,人们都在战斗着,仿佛脚步被凝固了一般,谁也没有退后一步。
  烈火留给人们选择的时间太少了,十几秒后,4号罐连同1号、2号、3号油罐相继爆炸,几万吨原油横溢,整个老库区成了近两平方公里的火海。爆炸的震动波及青岛市区,数百米外的宾馆大楼也裂开了一个大缝,周围3公里方圆的居民住宅玻璃全部震碎了……
  天、地、房屋、道路……一切都被大火吞没了。
  “抢救新罐区,保住油港,保住黄岛!"脸色严峻的市长下达了新的作战任务。
  来不及包扎一下伤口的灭火大军在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的带领下,又冲了上去,面对死神,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肉搏。
  各地的增援队伍开上来了。
  济南、烟台、潍坊、淄博、胜利油田和齐鲁石化等许多地方的130多辆消防车风驰电掣般开到了黄岛。
  “空军,马上调集空军用飞机支援灭火……"指挥员向空军发出了求救信号。
  国务院从北京、石家庄调集的20吨干冰由3架军用飞机连夜运到了现场。
  北海舰队和空军再次出动了,他们派出了7架次水轰—5型飞机一次次在火场上空轮番出击,并用飞机运来了66吨灭火急需的泡沫。
  终于,一道高16米,长200多米的石棉墙在油港前搭了起来,阻断了凶猛的火龙势头,4道几百米长的沙堤也在老罐区和油库油港之间构筑了起来,堵住了燃烧的原油再向外溢漫。
  这是世界消防史上的一个奇迹。
  油库还在燃烧,烈火还在升腾,但是与大火相邻咫尺的新油库却安然无恙,没有爆炸,也没有燃烧。
  这不能不归功于黄岛军民前赴后继的奋战,不能不归功于人民空军及时有力的支援。

  党中央注视着黄岛

  8月13日上午10时许,一架军用飞机出现在黄岛火区的上空。
  飞机里,透过舷窗不断向火区眺望的,是国务院总理李鹏,与他同行的还有国务院秘书长罗干、能源部部长黄毅诚等。
  飞机在浓烟滚滚的黄岛上空盘旋了好几圈。
  李鹏总理用深沉的语音对飞行员说:“飞行员同志,能不能把飞行高度再降低一些,我想把火区灾情看得更清楚些。”
  飞行员点点头,稳稳地将飞机的高度降低了许多,尽管有地面浓烟和高温的冲袭,飞机仍然十分平稳。
  为了执行这次特别的飞行任务,空军指挥员下了"万无一失,全力以赴"的命令。他们心里明白,这次飞行不仅要百分之百地保证总理和中央首长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让中央领导能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到黄岛大油火的真实灾情,从而为中央制定灭火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中午11点10分,飞机在青岛流亭机场降落下来。
  “怎么样,油港能保住吗?"李鹏总理刚步下舷梯,就直截了当地向迎上前来的青岛市领导发问。
  市委书记刘鹏忙打开了一张灭火形势图,指点着向李鹏总理作了简要的汇报。
  “好,你们省市的组织措施是及时的,有力的。”
  李鹏点了点头,抬眼望着远处的浓烟,说道:“刚才我在飞机上看到老油罐区的5号和1号、2号、3号、4号油罐都烧着了,现在要防止火势的蔓延,全力保住新罐区。”
  李鹏做了一个坚决的手势,从他焦灼的目光中,在场的领导们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
  下午两点半,李鹏总理与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一起乘船向黄岛火灾现场驶来。
  总理上岸后,乘车径直来到离烈焰炙人、浓烟滚滚的火源20多米处。总理看到消防战士正在全力以赴地奋力灭火,一张张脸孔被熏烤得污黑,一件件消防衣已是洞穿焦烂……
  总理被深深地感动了,不顾工作人员的拦阻,大步走前去,紧紧握住战士们的手,激动地说:“同志们辛苦了,同志们辛苦了……”
  灭火的官兵们能在战斗的第一线看到敬爱的总理,顿时感动得泪水横流,他们高声呼着口号,更加奋不顾身地战斗起来。
  在现场视察完后,临离开时,李鹏总理对灭火工作又做了具体指示,他指着最后几个冒烟的油罐对同志们说:“同志们,继续努力,祝你们胜利!”
  临登车时,他发现一位消防指挥员没有戴头盔,立刻摘下自己头上的安全帽让人递了过去。
  当天24点,火势终于得到了控制。
  14日21点,油罐的明火基本扑灭。
  15日,地面残火全部扑灭了。
  黄岛保住了,新油港保住了……
  黄岛大火中死亡了19人,伤77人,仅黄岛区的损失就达1亿元以上,火灾中烧毁大小油罐5个,原油4万吨,成千上万吨原油外泄,仅流入胶州湾的就有630多吨,120公里海岸受到污染,全部清污工作至少得一年以上才能完成,损失之巨是一时难以算清的。
  这场火灾给共和国的教训是深刻的。
  但不管怎样,在这场火灾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官兵表现出的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义无返顾、英勇无畏的精神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一位空军老将军看到关于救火的总结材料后说:“我为我们的空军能在这种关键时刻冲上去而感到自豪!”
  ------------------
  123456网文网 123456ww.co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