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司马紫烟 > 风尘三侠 >
十九


  各王公巨室,私下培植势力已是公开的秘密,尤其是一些执掌兵权的将领们,不断地在扩充自己的兵力。皇帝装聋作哑不闻不问。

  但他们也不能做得太明显,只有在各处自行招募壮勇,由当地的一家大富户出面,名为雇佣庄丁佣工,而后实施战技训练,等到训练成熟,再具表向朝廷奏请报备,编一个冠冕堂皇的埋由,要求募集壮丁。

  朝廷多半照准,许他们便宜行事。于是那些训练精熟的壮丁们纷纷由各地集中报到,编列名册,成为正式的军队,并开始领受朝廷的军饷。

  朝廷之所以允许这样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自从三国鼎立而至魏晋以迄大隋,战争几乎没有停止过,各地的将领们拥兵自重,自相纷争,牺牲者亦众,而其中老弱充数者有之,吃空缺虚报名额者更是普遍。

  号称数万大军者,往往不足半数,战力更是问题,而边境外寇势力日炽,经常作试探性的骚扰,军旅亟需整顿充实,汰旧易新;可是朝廷不敢明令行之,唯恐一些有野心的悍将借这机会大事扩充,壮大得使朝廷无法控制。

  此其一,再者则是隋文帝节俭成性,做了皇帝,小家子气却不改,舍不得拿出大笔的经费来整军;他让那些将领们自己去设法。

  最重要的一点,他可以控制军队的人数,让各地自行补充,齐头并进,每人增兵一千,两百个将领同时扩张,国家多了二十万大军,却不会集中于一二人之手,朝廷不仅能收制衡之效,而且还能随时微调移防…………

  所以李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把问题挡了回去。

  这时候,李靖才了解到虬髯客何以要为自己争取这一个虚衔的用意,那可以使他们这些部属化暗为明地接受训练,而不受注意干扰。

  也许,是对杨素。他也是面许以这些实力作为对杨素的支持而获得首肯的。因为他辗转行了五六个城市,集训了将近有千余人了。

  杨素必然也接到密报或通知了,却没有任何动静,在杨素而言,这是不可能的事。

  据张出尘的了解,凡是各地的将领私人武力,超过两百人时,即会受到注意;到了四百人,立即受到警告压制了。他不会允许一个人的实力扩展太大的。

  累积至千人而不闻不问,这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他认为这是他自己的私人势力。

  这猜测果然得到了证实。

  那是他们来到了第六站淮阴,这是淮河重镇,也是初汉名将韩信的故里。

  虬髯客在此地所设的分站头目姓侯,叫侯方宗,跟别处不同的是他没有士绅的身份为掩护,却有个更佳的伪装,他是个大盐枭。

  历来盐铁二项物资,都由朝廷公营,民间不得私自买卖,原是一片善意,因为这两项东西都是民生最重要的必需品;执掌在官府中,可以制衡经济,控制需求,用意非为不佳,但是日久而弊生。

  尤其是迭经战祸,国库空虚,若增赋税,又恐启民之怨,只有变通手段,改在公卖物品上打主意,提高售价,以增收入,问题于兹而生。

  铁还便于控制,因为要开采矿砂,烈火熬炼,锤打成器,经过很多道手续,不是一二人的力量能做到的,官府不容易控制一点,盐的制成太简单了。

  沿海一带,烧海为盐,把海水引入低地后,以干禾草烧成熟灰投入,蒸干水分,即为食盐,有些地方则更简单,将海水导入盐田后,由日炙成盐。盐的制成既是如此简单,民间无不私自偷制。

  官府不涨价尚且乏人问津,何况又要提高售价呢?

  但那些离海较远的地区就不同了,相去千百里,取得极为不易,而盐又为摄生之必需,万不可缺,任凭售价再高,也只有忍痛购入。这些地方,盐价高出米粮多倍,不逊珠玉,而且经手的官吏,也经常居间再加些赚头。

  利厚必然弊生,也容易引起一些亡命之徒,舍命以赴,盐枭就是这样产生的。他们在产盐的地区,以极低的代价取得食盐,结伙私运到缺盐的地方转售,获利往往在百倍以上,只是风险太大。

  一则要躲开官府的逻骑,这是犯法的行为,一旦被执,轻则鞭笞、戍边、罚苦役,重则刚肢斩首。二则还要抗拒沿途绿林人物的劫掠。三则负重而远行,一定要体力,虽然也用骡马驮运的,但那还是官府运盐者居多,因为他们可以公开地走官道,不必避人。

  私枭所经,多半为山野间僻静小道,跋山涉水,牲口无法行经之处,只有靠人力来背负了。以是之故,盐枭们必定要孔武有力,能拼能杀,愍不畏死的亡命之徒,而且还是啸聚成群。

  淮河沿海,为产盐之区,于是淮河航经之地,尤多盐枭,他们散布在各大都邑,手下经常养着百来个彪形大汉,与官府作对,以生命博取暴利。

  有时候,官府对一些形成了气候的大帮枭,只有眼开眼闭,因为他们的势力太大了,大到可以吃掉小股的官兵,谁又肯赔上性命去找他们麻烦呢?

  若是他们再够意思些,让官兵们也沾一份好处,就更没人管了。

  当然,这种盐枭的势力必须要够大、够凶,足以吃掉一些小股兵才行。

  侯方宗就是这么一个大盐枭。他在码头边公开设寨,聚集了数百名水陆英雄好汉,还有几十条大船,由沿海地区,收得民间的私盐,杂在其他物品中载来,再行分散转运到各地去。

  这样的一个组织,实力庞大,能率领数百名亡命之徒的头领,当然是一条好汉。

  这侯方宗没有去参加李靖的婚礼,也从来不上别庄去叩见虬髯客过,在资料上记载,他虽是隶属于神龙门下,却跟其他人不相往来,只服虬髯客一人。

  虬髯客在他的名号上打了三个朱砂圈圈,表示此人极端重要,却又加了条小眉注,说此人须妥为应付。

  虬髯客的记载多半是简明扼要,几个字就说明了重点,唯独此处含混笼统,语焉不详。

  不过;假如虬髯客说此人必须妥为应付,则这个侯方宗必然是个很难缠的人了。

  张豹对侯方宗全无认识,也从未见过一次面。

  薛飞霞与董轻云对侯方宗也没有印象,因此,要想跟此人搭上关系,似乎只有取其神龙令了。

  张豹建议如此做,但是李靖反对,李靖认为神龙金令的权威是由人建立的,换言之,是虬髯客凭着个人的威望建立的,因敬其人,乃及其令。虬髯客不在,这块金牌的约束力是否有效就不得而知。

  若是对方藐视此令而不当回事,反而会使事情更糟。因为神龙令是门户中最高的权威信物,它的权威性不容打折扣的,只要稍受轻慢,就必须以全力去维护它。

  侯方宗既是不可捉摸,就不知道他是否会尊重此令,假使碰钉子,势必要起冲突。

  神龙门人多势重,当然吃得住侯方宗,可是这就造成了无端的损失,殊非李靖巡行的本意了。

  他此行的目的,是了解那些人。而不是去制裁那些人。

  李靖对纵横权术的运用很有研究,知道要建立一种符信的权威,必须经常用于绝对有把握的事,若是一开始就受了挫折,郎使以后再加补救整饬,惩罚冒犯它的人,终究是权威的尊严受损,不是绝对的了。

  张豹心中自然不同意,他相信神龙令的权威是没有人敢冒犯的,但是李靖夫妇现在是金令的持有人,有权作最后的决定,他建议不成,只有服从了。

  其实李靖何尝不明白,亮出神龙令,侯方宗必然不敢抗拒,因为虬髯客还在,足以维持此合的权威。只是李婿不愿意处处都沾虬髯客的光。他要建立自己的声望。因此,他决定自己去拜访侯方宗。

  张豹忙道:“二老爷,这万万不可。侯方宗只是一地的首领,应该叫他来见二老爷才是,那有您先去拜访他的?”

  李靖笑道:“我来的目的不是看一个人,而是要看所有的弟兄,总不能叫他把人全都带来吧!”

  张豹忙道:“那当然不必。但是照礼制,该由他先来叩诣,然后请二老爷前往巡视。”

  “那样一来,我看到的只是刻意布置好的状况,经过安排做作,已失其真。我要了解的,是平素真实的情况。”

  “可是………二老爷!这…………”

  “张豹,是你作主,还是我作主?”李靖的声调变了。

  相处以来?这是李靖第一次用这种口气对张豹说话,使得张豹一惊,连忙恭身道:“属下无状,请二老爷恕罪!属下所以喋喋不休,也是为了对二老爷一片忠心。”

  李靖冷笑道:“我先谢谢你的忠心,你是怕我做错事,才提醒我一声,是不是这个意思。”

  张豹更为惶恐地道:“属下不敢。属下只是以一得之愚,贡献给二老爷………”

  “如此说来,你的一得之愚。此我的决定要高明。所以你才一再喋喋不休地告诉我该如何做?”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