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大传(中)

六、驰骋南疆(4)



  李定国磨盘山巧设伏兵,又一次显露了他用兵的才能。他不仅正确地选择了有利地形,而且估计到了吴三桂累胜而产生的骄傲不备的心理,他把主客观两方面的情况综合在一起分析,才大胆地设此埋伏,将吴三桂置于死地!

  三桂的部队已进入山间小道,摆成一字长蛇,鱼贯而行。行过一段路,开始登山,持续不断,上山的已有12 000余人,仍看不出有伏兵的任何迹象。三桂和他的将士毫无顾忌,在明兵不设防之地,难得这样轻松,或许边登山边悠闲地观赏满山明媚春光呢!不知不觉,前头部队已进入定国的第二道埋伏……

  突然,有一明将装束的人,不知从何处跑出来,慌慌张张地赶到三桂军前投降。此人叫卢桂生,任南明永历政权大理寺卿。《小腆纪传》,卷6,73页;《爝火录》,卷29,930页;《庭闻录》,卷3。而《明季南略》,卷15称:“时有正黄旗下逃人从伏中逃出”泄其谋;《南疆逸史》,卷52则称:“有俘卒泄定国谋。”他当即向三桂泄露了定国的伏兵之计,指出清兵已误入埋伏圈。三桂闻听,大惊失色,急传令停止前进,部队速撤,并令骑兵下马,舍骑步行,搜索伏兵。同时,命炮兵对准沟莽树丛中发炮,弓箭手用箭矢猛射,一时之间,两旁丛莽中“矢炮雨下”。伏兵不得号令不敢出战,听凭枪炮与箭矢袭击,倒毙在林沟中。隐蔽在第一道埋伏线的窦民望,知道埋伏已被识破,不得已,发炮出战,第二伏的明兵也发炮,冲出救援。于是,双方在山上接战,短刀肉搏,血肉横飞,霎时,尸“如堵墙”。窦民望拼死血战。他每临阵就饮酒数升,除去坐骑上的兜鍪而冲阵。在战斗开始前,对人说:“我姓窦,而山名‘磨盘’。天下有豆(窦)入磨而不腐者乎?今日是我死之日也!”双方激战时,他挥刀奋击,手刃百余人。《庭闻录》,卷3。忽一枪弹飞来,从他的胁下穿过,血流如注,仍然挥刀死战。实在支持不住,突围而出,行数里,因流血过多,一头栽倒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战斗打响时,定国正坐在山顶,一听号炮失序,十分惊异,还没等弄清情况,一炮弹落在他面前,爆炸激起的尘土,飞溅了一脸。由于卢桂生投降告密,打乱了李定国的部署,他也无法统一指挥,明伏兵被迫出阵,人自为战。但李定国仍据险督战。激战从卯时(相当早晨5-7时之间)一直持续到中午,双方伤亡都很惨重,山上山下,到处都布满了尸体,“僵尸堵垒”邓凯:《求野录》。,“尸委山谷皆满”《吴逆始末记》。。不久,征南将军赵布泰部、多尼部及时赶到《云南备征志》,“故实”,卷21。参见《八旗通志初集》,“信郡 王多尼传”,3623页。《爝火录》,卷29,930页。,增援了三桂,而明军损失殆尽,孤立无援,力不能支。定国悲愤已极,于当天夜,率残部撤退,去追寻永历。

  综合各方面记载,这次战斗酷烈空前,伤亡最大。未出战前,明伏兵被枪炮与箭击死在沟的有1/3,激战死在战场上的也有1/3,这就是说,伏兵6 000已失去2/3。《庭闻录》,卷3。将领窦民望、王玺等战死。

  清军方面,损失也相当惨重。三桂部属,自都统下,固山额真沙里布、祖泽润等18名将官及辅国公干图、扎喀纳等战死,凡已上山的清军无一生还,损失精锐近万人。《小腆纪年附考》,卷19,24页;参见《清世祖实录》,卷132,2页。清官方实录载三桂的报捷书中,对清军的损失只字不提。《清世祖实录》,卷125,28页。

  李定国设伏,重创清军,有诗赞道:

  凛凛孤忠志独坚,

  手持一木欲撑天。

  磨盘战地人犹识,

  磷火常用日色鲜。刘彬:《续残明遗事漫记》,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

  吴三桂以重大的代价破伏取胜,如果没有人预先告密,其结果将使他遭到厄运。然而,一个偶然的因素,使他逃脱死亡,侥幸取胜,岂不是一次幸运!

  但是,朝廷却把磨盘山战役以“败绩”论处。顺治十七年(1660年)六月,议出征诸王与诸大臣罪:多尼罚银五千两。多罗平郡王罗可铎罚银四千两、多罗贝勒杜兰罚银两千两、都统济席哈革去一拜他喇布勒哈番并所加级、副都统傅喀、莽吉图、克里格各革去一拖沙喇哈番。所罚银两,一部分给被诬“战败”而受一百鞭之罚的前锋护军等人,其余交户部收存。征南将军赵布泰罪行更重,他以庇护其侄穆成格,反诬别将战败、两军对阵而不在阵前决战等罪判成死刑,世祖予以赦免,革去一切职务为民。穆成格则处以革参领职、鞭一百、籍没家产的处罚。实际上,清兵陷入埋伏,损失重大,三桂负有主要责任。在审理此案中,以三桂“供答明悉免议”,没给任何处分。显见从廷臣到世祖都对三桂给予了特殊保护,不触及他的丝毫利益。此例又说明朝廷对他优待、宠幸无与伦比!这不是三桂的又一次幸运吗!《清世祖实录》,卷137,12~14页;卷141,13页。

  三桂与赵布泰等乘胜进军,占领腾越,又往西追击120里,一直追过了南甸(今梁河),至孟村,已到了中缅边界,还是不见永历君臣的踪影!《八旗通志初集》,“信郡王多尼传”,卷135,3622页。

  原来,当李定国大战磨盘山时,即二十一日夜,永历与随从离腾越继续南行,经南甸,又行两日,还不知磨盘山之败,李定国等下落不明。二十四日,正行至路上,准备安营炊饮,总兵杨武赶到,向永历报告:定国已远逃。事情是这样的:李定国在磨盘山败后,与永历失去了联系,曾打听永历的去向。有知情人说:永历已西行,将到茶山与缅甸之间。定国考虑了一下,说:“君臣皆死无益也。姑他往,以图再举。”当即决定奔孟艮。

  永历与随从知定国已逃往他处,又被吴兵紧追,不敢停留,连夜赶路。人心更加涣散,各营兵士不少逃散。昏夜中,迷路于山谷,群臣妻子不相顾,乱兵乘机劫掠,火光烛天,惊扰奔窜。等到天亮,才发现还在原地,而永历的贵人、宫女已失去多半。永历看到将吏士兵纷纷离叛,已无路可走,决意投向缅甸,暂时安身。二十八日,永历赶到中缅边境的铜壁关,护从将领孙崇雅叛变,大肆劫掠永历的辎重而去。在将要出关进入缅甸时,护从大将靳统武也放弃了对永历的保护,率其部属出走。永历无法约束他们,任其去留、离叛,率余众进入缅甸。《爝火录》,卷29,931页;参见《三藩纪事本末》,卷4,70页。

  三桂追击永历,已到了边界尽头,鉴于磨盘山的教训,不敢穷追。二月三十日,吴三桂与诸将帅自云南西部中缅边界经由永昌、大理、姚安等地胜利班师。

  在三桂返回昆明途中,溃散在云南的永历旧部纷纷投降。三月十一日,行经姚安时,永历东阁大学主张佐辰、户部尚书龚彝、兵部尚书孙顺、侍郎万年策、都察院钱邦芑等一批官员159人,先后降清。《庭闻录》,卷3;参见《爝火录》,卷29,933~934页。同时,他选用了部分降官任职,命王在极为金仓守道、卢桂生为大理府知府、倪巽生为姚安知府、米聪为顺宁知府。

  二十三日,三桂与各将帅及其所部回到昆明,从而结束了这次为时一年的军事行动,以南明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云南是南明永历政权的根据地,苦心经营了十余年,实力较为雄厚,对三桂的征剿做了比较顽强的抵抗。这个政权同已灭亡的弘光、隆武政权一样腐败,内部的不断党争和相互倾轧,严重地削弱了自身的力量,而在三桂等强兵猛将的进攻面前,总是惊慌失措,没有作拼死的抵抗,加之指挥失误,招致军事上一败涂地。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竟把云南全盘丢掉,最后连安身之地也化为乌有,被迫投到缅甸避难。

  吴三桂自1644年降清,从东北一直打到云南边陲,驰骋中国南北大地,历15年之久。他立下的不世之功,已填满了清朝为他准备记功的功劳簿。清朝廷肯定不会亏待他,将用更高的赏格来酬谢他!

 


123456网文网(my285.com)

下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