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钟鸿:风雨半支莲 >
八十二


  半年前,我从西藏阿里回来去见她,这次她已经被疾病折磨得很憔悴了,脸非常苍白,人瘦得只有一把骨头,咳嗽起来,脸憋得通红,气息奄奄的,教人看了怪可怜的。

  不过她依旧是那么乐观,见了我,还要强忍着站起来。枯瘦的手指紧紧地握着我,热情地问长问短,迫切地询问我去西藏的情况。

  我心情很沉重,轻声地给她讲述那个遥远陌生的地方:渺无人迹的荒原,不毛的崇山峻岭,奇异的风光,神秘的废墟古庙,幽寂的冰湖雪峰,刚忍刻苦的民族,以及种种古怪的见闻。

  一听到西藏,她脸上就焕发出热烈的异彩。她是很关心西藏的,并且像每一个热爱西藏的人一样,无限钦佩伟大的文化使者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

  她出神地听着,一动不动,两只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我,简直像个孩子,那样入迷、向往、陶醉,好象完全沉浸在一片童话般的世界里。

  当天晚上,她似乎没有病,饭量也长了,红光满面,神采飞扬,好象一下子年轻了十岁,并且竟有足够的气力大声说话:“多好啊!西藏真好,是块宝地,真要早点开发呀......”

  然而,谁料到,这次见面竞是永别;四月二十五日凌晨她死了,穿着那身多少年的旧衣服死了;没有遗憾。留下两个存折,一个一块一毛七分钱,一个仅有一块钱。财产极少,只有画稿和诗稿是丰富的。再有就是许多书籍和学习材料。直到临终,她还在读书看报,她始终关心祖国的命运。她学习是极其刻苦的,几乎每本书都有她写的字迹和划的道道。

  此外,还有一大捆信件,整整齐齐地码在一个柜子里,最上面的那摞信,是关于一个养蘑菇的技师受打击、压制后又平反的通信。她不认识这位技师,只是最近在报上见了报道,便天天惦在心上,一封一封地给报社和本人写信、发文章,表示强烈的支持和关怀,以致那位技师感动得要来北京看她。

  可是,多么遗憾,他们始终没有见面。

  人总是要死的,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死了,什么也没有给世间留下,即使没有成功,没有失败,没有贡献,也没有一点纪念。”

  ‘老’廖随文附一短信给我和建一:

  “钟鸿阿姨并建一:

  外婆生前对我的友谊是深厚的,这篇文章寄托了我的哀思。文章留给你们,作为纪念吧。

  廖万真5月10日](1983年)

  母亲热爱生活,喜绘画,曾为其所绘之荷花、鸽子、金鱼、小鸡、翠鸟、猴子、各种花草等画题诗。

  母亲一生洒脱、热情、自强的性格和富有文采的素质,我想与她的家世和社会经历有密切关系。

  二、非凡家世的影响

  (一)老祖宗贺知章之喜

  很久以后,我才从母亲留下的湘潭罗汝怀编纂的《皇清故兵部尚书云贵总督善化贺公家传》一书上知道母亲的老祖宗是唐朝宰相贺知章。《贺公家传》第一页是善化贺公的画像,第二页是清朝道光进士,官编修、四川学政、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为罗汝怀撰写的贺公传前言亲笔书写。全传近六千字。其中介绍了贺家最早最高的官是贺知章,唐朝诗人、官居宰相。原居浙江,到清雍正六年贺知章的后辈被派到湖南任按察司,后辈就落户湖南。其文开篇曰:“公讳长龄字耦庚,晚自号耐庵又号啮缺叟,姓贺氏,系出唐秘书监知章。秘监居山阴会稽间,子孙多隶浙之宁波府定海县。康熙二十六年,分定海为定海镇海二县。公之先隶籍镇海,自秘监二十五传有讳宏声者,是为公高祖。以雍正六年任湖南按察司司狱,子孙遂占籍善化(今长沙)。司狱仁厚惠囚,於衣粮厚於常格。囚感甚,为位以祀於狱。......祖父两世皆习法家言,佐郡邑治,三世并赠如公官赠公举大夫,子八人,公次居第五,生而歧嶷如成人,弱不好弄,读不释卷。年十六即应童子试,辄冠其曹,连年考入而升任各省布拯使巡抚及云贵总督。......咸丰补内阁中书后,公十年卒。......所著书今编刻耐庵文集六卷,诗集三卷,其疏劄示稿凡数十册藏于家,所辑书如《皇朝经世文编百廿卷》……”

  道光、咸丰年间贺长龄、贺熙龄兄弟之后,贺家官运逐渐衰落。到我外公贺益恒一代走向反帝制的革命。

  老祖宗贺知章在天之灵俯瞰后代,拈须自喜道:“当官的是清官,闹革命的是为了百姓。尤喜我的诗情穿过历史的岁月流入代代后辈的血液中,虽然未成李清照、杜秋娘,但我晚辈贺衡(指我母亲)的诗词倒也清新自然,情浓意美。哈哈,老夫甚慰也。”

  (二)继承了舅祖父,黄兴的秉性

  贺家到我母亲这辈基本上是靠她的舅祖父黄兴(黄克强)家接济。黄兴的大姐黄杏生是我母亲的祖母,黄家曾是家财万贯,一直用来接济辛亥革命,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黄兴和孙中山逃亡日本。后来又去美国,家财逐渐耗尽。贺家儿女纷纷各自谋生。母亲的哥哥贺体元长期住在长沙郊区羊凤塘老家,工作在城里。母亲的姐姐贺定华带着母亲从小在外闯荡,寻求自立。1920年母亲13岁就随她姐姐到上海厚生纱厂当童工,1924年回长沙上女子师范,1927年毕业。上学期间接受了我父亲钟皿浪的革命教育,协助父亲革命。后来母亲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进入文教机关长期当小职员。1936年考上继父的国语专修班后,就一直在大词典编纂处工作。

  黄兴在国内活动时,也常回老家,贺家儿女也都见过他,我姨妈原名“蕴华”黄兴说:“我给你改个有气魄的名字吧,就叫“定华”,定华,定中华也,黄兴的革命思想,无处不流露。他还要求亲戚中的女孩也一律不许缠足,所以当时几岁的姨母和母亲都是天足。黄兴的儿女和贺家一直保持良好关系。黄兴的女儿黄德华,长期居住美国马里兰,每次回国,必来看望母亲。黄兴的小儿子黄乃住北京,很关心贺家,也很关心我们的成长,我呼他舅外公,2003年我去看他老人家时,他还热情地向我讲他的新盲文即将问世。他很小就参加了新四军,为党长期办报,学生时就高度近视的眼睛,经久在解放区的煤油灯下工作,到1949年失明,党送他到苏联治疗,未愈,回国后,他就从事盲文研究,使全国盲人得以读书看报写字。到2003年又在他原来制定的基础上修改出更科学的新盲文,可惜就在这年他去世了。但他的那种对待困难不屈的乐观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

  舅太公——黄兴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更是深深影响着我们。他革命一直冲在前面,身先士卒。辛亥革命在武汉任前线总指挥时,以弱抵强地坚持战斗,鼓励了全国革命人士纷纷响应起义,当人们簇拥他去南京主政时,他坚辞,一定要等待孙中山回来组阁。我曾搜集、采访了大量资料,写了关于他的电影剧本《鄂江潮》发表在1986年《中外电影》刊物第五期上,北京电影制片厂让我筹三万元即可开拍,可惜我当时不懂得筹款,错过了机会。

  辛亥革命元老居正曾对黄兴指挥武汉战斗一段评论道:

  “自黄克强坚守汉阳以后,坚守各省地乘机大举,次第响应,俾革命军声威日壮,基础日固,不可谓非克强之力也。……阳夏之艰苦支持,自不得不归功克强。

  另一位元老冯自由这样说:

  而其(黄兴)能坚守汉阳,以促各省革命党之响应,则关系民国之兴亡尤巨。世称孙、黄为开国二杰,克强诚当之无愧矣。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