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吕正操回忆录 >
五十


  遭遇

  在“五一”反“扫荡”中,敌人以优势兵力四面出击合围,我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避实就虚,不和敌人硬拼,突破敌人包围圈,转到外线作战是正确的,必要的。八分区、骑兵团、抗大三团、三十二区队等,没有及时转到外线,损失很大。

  骑兵团于一九四年秋天成立,部队经过训练,发挥灵活、机动的兵种特点,执行侦察、警戒和作战任务。它战斗在冀中平原,穿插于平汉铁路线之间,采取了长途奔袭、迂回包抄等战术打击日寇的侵略,共作战五十余次。比较突出的成功战例有夜袭安平县城等。此外,骑兵团还完成了运输物资、护送领导机关过敌封锁线和帮助群众生产等项任务。在坚持冀中平原游击战争中,曾显示了它的威力和作用。

  团长马仁兴,河南省上蔡县人。自幼家贫,读了二年私塾,后为生活所迫从军,因作战勇敢,逐步升任班、排、连长。一九三四年当了国民党九十七军直属骑兵二十八团团长。为人耿直,嫉恶如仇,引起上司反感,以后不被重用。一九四年七月,朱怀冰在晋东南制造磨擦,向八路军进攻,马仁兴同志以民族利益为重,率部队起义,向朱怀冰反戈一击,并通电全国,揭露顽固派的内战阴谋,来到了人民军队,来到了党的怀抱。他是抱定献身人民的坚定信念投身革命的,起义时,朱怀冰先是企图以高官厚禄收买他,一看不成,便又把他七十岁的老母、妻子及两个女儿扣押起来。只有在兰州上学的儿子马乘风幸免。后来党组织派人把马乘风送到解放区,参加了革命,在骑兵团任通信参谋。马仁兴起义后,率领部队,经过艰苦行军,到了晋察冀边区。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马仁兴所领导的原骑兵二十八团与冀中骑兵部队合编为晋察冀军区独立骑兵第二团,归冀中军区指挥。马仁兴用自己的革命行为,终于完成了人生观的重大转变,经政委芦克等同志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更加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率领骑兵团,纵横驰骋在冀中平原上。“五一”反“扫荡”中,他率领突出重围的骑兵部队,转移到冀鲁豫地区,调任二十七团团长,执行保卫冀中领导机关的任务。一九四三年八月转战晋绥,任晋绥一分区司令员。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奉命去东北,任保一旅旅长。一九四七年在保卫四平战役中,马仁兴任七纵十九师师长。他亲临前线指挥,不幸壮烈牺牲。

  “五一”反“扫荡”前夕,军区派交通科长李健到骑兵团一起参加反“扫荡”活动。李健在军区工作时间久,对冀中敌情、地形非常熟悉,在反“扫荡”中帮助马仁兴做了许多工作。

  敌人“扫荡”开始后,正在执行破击深安路任务的骑兵团决定:为减少目标,便于机动,相机打击敌人,马仁兴带一连、特务连、侦察连,政委汪乃荣带二连,在深安路以东活动。曾两次深入到安平城附近,以声东击西的方法迷惑打击敌人。副团长宋辅廷带三连,参谋长卜云龙、政治处主任杨经国带四连,在深安路以西活动,穿插在敌据点与县城之间袭扰敌人。

  五月十一日夜,各连集结到武强县沙洼村,准备召开干部会,总结和布置反“扫荡”工作。十二日上午九时,武强、饶阳、深县、安平的敌人一齐合围上来。至下午一时,以汪乃荣带的二连进行阻击,其他部队利用交通沟,分别向西南、西北方向突围。这时地面上有一千多敌人,空中有三架飞机轰炸扫射。突围的部队,除马仁兴带的一连、特务连、侦察连未受损失外,其他各连,特别是担任阻击任务的二连,人马伤亡很大。

  五月十七日,马仁兴和李健带领的一连、特务连、侦察连转到滏阳河以东地区,我让他们立即带队返回深、武、饶、安腹地,进行战役侦察,具体任务是:一,继续坚持战斗,了解情况。二,找到各分区领导干部,传达军区指示,主力部队向路西山地转移。经过连续行军、战斗,五月二十日左右,他们先后在深县、安平、饶阳县境内找到了七、九、十分区领导机关,传达了军区的指示。

  宋辅廷带的三连,自武强沙洼突围后转到博野、蠡县一带。五月二十日左右在蠡县跑曲村与敌遭遇,部队受到了很大的伤亡,马仁兴的儿子马乘风牺牲。五月下旬又转到任河地区,部队仅剩四五十人。一天晚间与马仁兴所带部队相遇。当宋辅廷把马乘风牺牲的消息告诉马仁兴时,他忍着失去惟一亲人的内心的悲痛,继续研究作战行动,在场的同志都深受感动。马仁兴拨了一个排给宋辅廷,以充实二连的战斗力。

  马仁兴带队又转到深县地区,找到正在那里坚持斗争和做收容工作的汪乃荣,研究决定:马仁兴带队继续执行军区交给的任务,汪乃荣带队仍在当地坚持斗争,把失散的人员、枪支、马匹收容起来。在六月初的一次战斗中,汪乃荣英勇牺牲。几天后,总支书记高尚勇也在战斗中流尽最后一滴血。

  卜云龙和杨经国带领的四连,自武强沙洼突围后,在肃宁和高阳一带多次与敌相遇,敌我力量悬殊,部队损失很大,杨经国牺牲。当我听到这一噩耗,尤其感到哀痛。经国同志是贵州人,一九三七年初由北方局派到六九一团做党的地下工作。牺牲时才二十多岁。孙犁有篇小说叫《小胜儿》,主要就是写的骑兵团,写了杨经国,是写得很真实的,写了杨经国热情待人,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写到他的牺牲:“在五月麦黄的日子,冀中平原上,打的天昏地暗,打的树木脱枝落叶,道沟里鲜血滴滴。杨主任在这一仗里牺牲了,炮弹炸翻的泥土,埋葬了他的马匹。”孙犁的这篇小说作于一九五年,所写事迹也是他听人述说。这也说明,过了八年,冀中的人民还深情地怀念着骑兵团,怀念杨经国。我也总想写一篇关于经国同志的文字,以寄托我的哀思,并纪念我们共同战斗的岁月。

  杨经国牺牲后,卜云龙带着四连所剩的少数人马,几经转折,找到马仁兴,以后他们就在一起活动了。后来随军区转到冀鲁豫军区,与当地骑兵合编为骑兵营,就拨归冀鲁豫军区了。卜云龙任营长。骑兵团的番号,自此取消。

  反“扫荡”开始后,八分区机关和部队,根据上级的指示及对当时情况的判断,预见到了敌情的严重性,实行分片指挥与集中领导相结合的部署。司令员常德善和政治委员王远音带分区部分机关及二十三团二营,直接指挥三十团、二十三团团部及一营,在深、武、饶、安地区转战,并负责指挥全分区部队反“扫荡”作战。副司令员孔庆同带小部分机关人员在任、河、大地区活动。参谋长李弗畏带部分机关人员和警卫营,在献县、交河一带,负责指挥该地区部队的活动。这样部署,既便于就地指挥各部队反“扫荡”作战,又可以避免指挥机关过于集中,在不利情况下受挫,以保存有生力量。

  根据这一部署,“五一”反“扫荡”开始时,常德善、王远音率领的部队,先在饶、武、献地区商店、豆店、皇甫、堤南村一带活动。后又往返活动于滹沱河南北两岸地区三角、镇上、刘传、瓦钟一带,及子牙河、滏阳河两岸地区。后又向西转到大尹村、长刘庄、傅家佐一带,并准备相机在深、武、饶、安中心地区的敌情缓和后,重返该地区,打开局面,恢复地方工作,稳定群众情绪。五月中旬,曾经在饶阳城西渡过滹沱河到达饶安路附近的支窝、南北京堂一带,但未能站住脚,发现敌人不是短期“扫荡”,而是长期“驻剿”,修公路,筑炮楼,挖封锁沟,建爱护村,准备长期据守。于是,他们又重返滹沱河北。但此时敌人已初步控制了深、武、饶、安地区,并将其主力分兵部署在滹沱河北、河肃路周围地区。此时,二十三团团部率三营在滹沱河北张岗一带遭敌合击,损失严重,团长谭斌及三营干部全部牺牲,仅团政委姚国民带少数人突出重围,与仍在饶阳、献县地区坚持活动的一营会合。分区当即决定向任、河、大地区转移。至五月底,根据军区指示,决定除三十团留下坚持武装斗争外,分区机关大部、二十三团全部立即外转。

  于是,常德善、王远音率二十三团二营再次从任、河、大进入河、肃地区,计划与三十团联系后,即行外转。三十团因在饶阳县五公村遭敌合围,损失严重,电台坚壁起来,与分区失去电信联络。

  六月七日,常德善、王远音率队急行军过河肃路进驻湾里、泥马头一带,与三十团取得了联系,计划八日会合。此时,八分区已通过电台与九分区及军区沟通联系,掌握了敌人对河、肃地区定期合围、“张网捕鱼”的准确情报。常德善是一二师的一员战将,是我亲自向贺龙同志要来冀中,他有丰富的战斗经验。经过分析敌情后提出:看来敌人将有大的行动,有重点合击河、肃、饶、献边界地区的迹象,因此要赶在敌人行动的前面,今夜迅速跳出包围圈,转移到子牙河东去。王远音则从政治角度考虑,认为子牙河东是游击区,群众基础不如老根据地。再说,敌人一来就转出去,会有不好的反映,不好向群众交代。常德善说,现在是敌人以优势兵力合围“扫荡”,捕捉冀中领导机关和主力作战,跳到敌人包围圈外去,这是游击战争的常事。不然,万一领导机关和主力受了损失,就更不好向人民交代。到最后,常德善还是尊重了政委的决定权,向河肃公路中段南侧薛村、顶旺、荆轲一带转移,这里属肃宁县,是老根据地,群众基础很好。

  八日拂晓,部队到达宿营地,正在布置岗哨,构筑阵地,即发现河间县梁家村方向河肃公路上,有敌汽车纵队的长串灯光,侦察员也同时报告:敌人是从沧州经河间而来,有汽车五六十辆,敌人下车后正向我驻地方向推进。与此同时,肃宁、献县、臧桥、饶阳方向的敌人也纷纷出动,很快便形成了对我包围态势。晨五时左右,战斗先从东北方向三十团驻地顶旺村打响,继而西南方向战斗也激烈起来。分区机关在常德善、王远音率领下且战且走,向河肃路北突围。二十三团二营全力掩护。部队虽突过河肃路,由于地形开阔,敌骑兵和车子队从两侧迂回,侧击堵击,常德善立即指挥部队猛冲上去,原想出敌不意,冲开缺口,利用道沟,转移到公路以北去。不料日军有纵深包围,用密集火力封锁了道口,几次冲锋都没有冲出去。常德善决定分路突围,他亲自带一个连的兵力,冲击西南肃宁方向的敌人。但敌人的包围越来越紧,火力也越来越猛。常德善右脚被打伤,身上多处挂彩。这时,他命令警卫员把携带的文件和自身带的文件一同销毁,并亲自抓过一挺机枪来点发射击,把冲上来的敌人一个个击毙在地。他命令机要员、电报员脱下军装,穿上便衣,和地委干部分散突围。一些人突出去了。常德善的左手又被打伤,他用肩膀顶住机枪继续射击,又命令警卫员胡德兰冲出去,到白洋淀,找地委书记金城报告。敌人的机枪射中他的头部,当即牺牲。王远音因腿部受伤行动困难,为不被敌人俘获,即用手枪自杀殉国。部队失去指挥,在敌人紧紧追逼下,形成各自为战,分散突围,与敌交错混战。直至黄昏,敌人撤回据点,我军失散人员才乘夜间分别集结,分为两部:一部一百多人并携电台,由作战股长晓冰、机要股长张庆丰、电台队长屈培壅带领转到任、河、大地区,与副司令员孔庆同会合;一部由宣传科长张迈君率领,返回河肃路南,经献县转到子牙河东,过津浦路到达冀鲁边,与参谋长李弗畏、政治部主任张逊之会合。二十三团一营随后也渡过子牙河,穿过津浦路转移到冀鲁边,在盐山县东圈子,与天津及沧县、东光、南皮之敌两三千人激战一整天,杀伤敌五六百人,于黄昏突围。副团长赵振亚、政治部主任孟庆武英勇牺牲。余部由营长刘江亭、副教导员王守仁等率领,在冀鲁边与分区李弗畏、张逊之会合。这部分机关、部队,奉命在八九月返回八分区,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薛村战斗后,群众用棺材盛殓葬埋了烈士们的尸体,发现常德善的身上中了二十七颗子弹,只太阳穴部位就有三处。常德善是山东峄县人,家庭贫苦,两岁时父母双亲即去世,从六七岁开始就给人家放猪放牛。一九二九年十七岁时参加红军。开始给关向应当勤务员,后当警卫员。继而在警卫团升任排长、连长、团长等职,作战机智勇敢。贺龙曾说:“在湘鄂西转战时,一次常德善把我背扶出来,把余秋里扛出来。常德善身挂重彩,身上带着三颗子弹,打起仗来非常骁勇,真可谓,没有常德善,就没有余秋里和我贺龙。”长征中,常德善任红六师参谋长,担任阻击敌人追击,掩护主力前进的任务,立下不朽战功。一九三九年随一二师到冀中,在平息柴恩波部叛变中,战绩卓著。任八分区司令员后,在历次反“扫荡”和任河大战役、青大战役中,都以机智果断的指挥,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他在八分区干部、战士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建国后,常德善的遗体移到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贺龙同志亲自写了碑文,盛赞常德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军队的坚强干部,功勋卓著,业绩永存。

  王远音“七七”事变前,是北平的中学生,“一二九”运动中的骨干,地下共产党员。抗战爆发后,参加组织北平西山游击队,后到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任政治部副主任。精明干练,善讲善写,是当时人民军队中优秀的知识分子干部。

  三十团政委汪威,是经过长征的优秀红军干部,曾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任政治科长。薛村战斗中,他指挥三十团警卫连(又称青年连,全部是十六七岁至二十岁的青少年),与敌顽强拼搏,全连壮烈牺牲,汪威也壮烈自杀,以身殉国。副团长肖治国、总支书记沈笑天,二十三团二营营长邱福和,分区侦察股长杨克夫等,均在战斗中顽强作战,英勇牺牲。

  薛村战斗,教训沉痛。一九四二年九月一日,中央军委为此作出决定:改变部队中政委最后决定权的规定,在战争中的军事行动,统一由部队军事首长最后决定。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