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传记 > 毛泽东传 >  上一页    下一页
批评“四人帮”(8)


  临别时,王洪文又对毛泽东说:“现在政治局里没有分工的不多了。登奎有国务院,还管组织部、中联部。文元管出版、宣传。春桥管党务、五卷。只有江青同志没有分工了。”毛泽东回答:“她的工作是研究国际,读《参考》(指新华社编印的《参考资料》。——引者注),两本。我也是啊。①”谈话到此结束。

  周恩来回到北京,亲自整理出毛泽东的谈话要点,分别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上作了传达。关于毛泽东对江青和“四人帮”的批评,周恩来在常委会上讲,还在会前先对江青本人谈了。

  江青在第二天写信给毛泽东说:“昨天晚上政治局开了会。会上由总理、洪文同志传达了主席的指示和对我的批评。我完全拥护主席的指示和批评。”“我希望人大之后离开北京,更希望能看到毛主席。我低温很久了,脑力有突变的危险——一切都遗忘。②”毛泽东在这封信上批道:“江青:不要来看我。有病文件可以少看。我已印两部文学史(指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两册。——引者注),暇时可以一阅。③”

  毛泽东的谈话,对于挫败“四人帮”的“组阁”企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为建立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届国务院领导班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八十一岁生日。这天清晨,工作人员将一束鲜花摆在毛泽东的会客厅内,又把盛有几种湖南风味小吃的果盘,悄悄放在沙发旁的茶几上。毛泽东看到客厅里发生的“变化”,朝着工作人员会意地笑笑,没有说话。过去,毛泽东一直反对别人为他祝寿。这次是在他的故乡,所送“礼品”又都是家乡的土特产,他破例领受了大家这种盛情。中午,厨房特意为毛泽东做了寿面,并准备了一瓶深红色的芙蓉酒。当晚,宾馆工作人员在院子里燃放了几挂鞭炮,向毛泽东表达家乡人民对他的祝福。

  毛泽东在解决四届人大的问题后,放心不下的仍是他认为具有根本意义的“反修防修”问题。二十六日那天晚上,毛泽东约周恩来作了一次单独长谈,直到次日凌晨。这也是相处近半个世纪的这两位老战友的最后一次深谈。据周恩来说,谈话涉及两个方面:“一个人事安排,一个理论问题”。在周恩来后来整理并由中共中央印发的谈话要点中,毛泽东对“理论问题”主要讲了以下内容:

  “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要写文章。要告诉春桥、文元把列宁著作中好几处提到这个问题的找出来,印大字本送我。大家先读,然后写文章。要春桥写这类文章。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

  我同丹麦首相谈过社会主义制度。(注:毛主席在一九七四年十月二十日会见丹麦首相保罗·哈特林时说过: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

  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因此,要多看点马列主义的书。

  列宁说,‘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工人阶级一部分,党员一部分,也有这种情况。

  无产阶级中,机关工作人员中,都有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④

  这篇谈话,后来被称为“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在党中央作为正式文件印发前,毛泽东对周恩来整理的谈话稿作过个别文字修改,并送全体政治局成员传阅。

  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是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补充。早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期间,他就注意到“破除资产阶级法权”问题的讨论(当时张春桥写过文章)。在他看来,按劳分配、货币交换和工资制度等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的商品经济的形式,体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揭示的“资产阶级法权”,不是社会主义所固有的。他认为,这种形式上平等、事实上并不平等的制度,是不断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土壤,是变修正主义的温床。虽然他认为目前仍有必要继续实行这种制度,但他更强调的是它的“弊端”和需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的问题。毛泽东的这些认识,反映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探索。打破等级制度和特权思想,避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铲除滋生资产阶级的土壤和条件,始终是毛泽东力图解决的重要问题,并成为他发动“文化大革命”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之一。但这些认识,明显地带有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某些设想和论点的误解或教条化,在实际生活中是行不通的。

  在长沙的近四个月中,毛泽东会见了六批外国政府首脑和政党领导人。尽管他同周恩来、王洪文谈话中已表示,从明年(一九七五年)起,外宾一律不见了,对方要求见也不见了,但第二年元旦后,毛泽东仍见了两批外国客人。同在武汉时一样,陪他会见外宾的中方领导人仍是邓小平(四次)、李先念(两次)等,“四人帮”的成员连一次都没有在这种场合出现。十一月六日,毛泽东在会见外宾后听取李先念关于国民经济情况的汇报,提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李回京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传达。这个指示,为四届人大重提“四个现代化”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段时间里,毛泽东每天早、晚总是由人搀扶着沿门前草坪散步。虽然已是步履维艰,但他仍习惯地边踱步、边吸烟、边沉思。思绪集中时,便停住脚步,一言不发地静静地想事情。这时,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再讲话,以免打断他的思路。时而他还要求坐车巡行长沙市内。但对视力微弱、行动不便的这位老人来说,已只能以心去感受这块熟悉的土地了。休息时,他还常看电影和电视中的文艺节目,不少是他所喜爱的传统剧目。看过被江青一伙指责“为旧的教育路线唱赞歌”的湘剧《园丁之歌》后,他称赞这是一出好戏。

  一九七四年底,四届人大召开在即。鉴于“四人帮”在民兵领导体制上另搞一套、扩建江青所说的“第二武装”、煽动派性斗争,毛泽东向周恩来、王洪文提出:凡有两派的地方,民兵不要搞进去。这时,湖南的造反派也在组织“民兵指挥部”,准备冲击省委机关。毛泽东责令在全国解散这类组织,以稳定大局。经毛泽东批准同意,中共中央不久发出《关于禁止抢夺武器问题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各地出现的动乱因素。

  一九七五年一月五日,中共中央发出经毛泽东圈阅的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张春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一月八日,在周恩来主持下,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四届人大的各项准备工作,选举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九日,周恩来打电话到长沙,请示毛泽东还有什么话要向二中全会讲没有,并表示“自己打算在二中全会结束时作自我批评。”毛泽东嘱咐身边工作人员,“劝总理不要讲,并指示二中全会闭会时由总理传达主席的指示:还是安定团结为好。⑤”全会闭幕时,周恩来在讲话中传达了毛泽东“还是安定团结为好”的意见。⑥

  一月十三日至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文化大革命”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筹备时间持续五年之久,中间几经波折,实在来之不易。这次会议取得两方面的重要成果:

  一是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一九六四年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两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⑦”这个《报告》,是毛泽东委托邓小平代重病中的周恩来主持起草,最后经毛、周审阅定稿的。起草过程中,邓小平排除“四人帮”的种种干扰,要求把“四个现代化”作为重点来写,以便与三届人大的提法相衔接。这也是整个《报告》的精髓。⑧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希望所在。

  二是产生了以朱德为委员长、董必武、宋庆龄等为副委员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班子,一大批富有治国经验的老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四届人大闭幕以后,周恩来在他先后召集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明确宣布:“今后国务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他还向与会人员传达了毛泽东关于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的评价。⑨二月初,在长沙的毛泽东批准周恩来有关国务院副总理分工的报告。从这时起,邓小平开始代重病的周恩来主持国务院的工作。

  对这个结果,“四人帮”感到格外沮丧。四届人大开过不久,江青把王海容、唐闻生找去,对几乎所有的中央政治局成员都骂了一遍。她还要王、唐两人向毛泽东报告她的看法。毛泽东得知后,对王、唐说:“她看得起的人没有几个,只有一个,她自己。”王、唐问:“你呢?”毛泽东说:“不在她眼里。”他接着又讲:“将来她会跟所有的人闹翻。现在人家也是敷衍她。我死了以后,她会闹事。⑩”

  这年一月下旬,江青不顾毛泽东月初“不要来看我”的批示,独自飞往长沙。毛泽东见到江青时表示:“对你的意见,我已写信告诉你了。”接着,他重复了过去批评她的话:“不要随便,要有纪律,要谨慎,不要个人自作主张,有意见要跟政治局讨论。人要有自知之明。⑾”江青一无所获而归。

  一九七五年二月三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毛泽东结束了在长沙岳麓山下长达一百一十四天的休养。这天早晨,他启程东进,前往江西南昌。

  在长沙期间,毛泽东本想再去离这里不远的家乡韶山看看,拜访一下父老乡亲,到父母墓前再祭扫一次。韶山有关部门也已做好接待准备。但出于健康的原因,毛泽东没有能够如愿。他临走时对大家说:“我在长沙住了一百多天,你们已经很辛苦了。‘客散主人安’。我走后,你们好好过个春节吧!”一席话,说得周围的人们热泪盈眶。

  深深眷恋着故土的毛泽东也许没有想到,这一次,竟是他同“生于斯,长于斯”的湖南的最后诀别。

  ①毛泽东同周恩来、王洪文的谈话记录,1974年12月27日。
  ②江青给毛泽东的信,1974年12月30日。
  ③毛泽东在江青来信上的批语,手稿,1975年1月4日。
  ④毛泽东同周恩来的谈话记录(关于理论问题),1974年12月26日。
  ⑤唐闻生、王海容所写的书面材料,1974年3月14日。
  ⑥周恩来在中共十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记录,1975年1月10日。
  ⑦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75年1月13日)。《人民日报》,1975年1月21日。
  ⑧顾明:《历尽艰辛创四化》。见《周恩来和他的秘书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14页。
  ⑨周恩来在国务院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75年2月1日。
  ⑩毛泽东与王海容、唐闻生的谈话,1975年1月。据王、唐写的追记材料(1976年10月17日)
  ⑾张耀祠:《回忆毛泽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152页。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