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
创办黄埔军校


  孙中山几度出任“大元帅”,却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而依靠军阀势力则处处碰壁。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时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孙中山欣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派李大钊、林伯渠等人与孙中山进行多次会谈,讨论了两党合作共同革命的问题和如何建立革命军队的问题。

  在国民党一大上,正式决定建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军校”,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1924年1月28日,孙中山指定以黄埔长洲岛的原清代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为军校校址。2月6日,黄埔军校筹备处设于广州南堤,负责筹建的具体工作。5月5日,黄埔军校正式成立,因校址设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人们才习惯称之为“黄埔军校”。时间一久,它的正式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反而鲜为人知了。

  孙中山将黄埔军校校长人选锁定了蒋介石。蒋介石与孙中山在“永丰”舰上共患难的经历,使孙中山说出这样的话:“新办的军校,如果不让介石来当校长,宁可不办。”但蒋介石虽然有孙中山的支持,还是觉得困难重重。在筹办工作展开的时候,2月21日,他就以“环境恶劣、办事多所掣肘”为辞,提出辞职,孙中山未予批准,但蒋还是回了上海。

  开学选在6月16日,正是两年前陈炯明叛变的日子,显然别有意义。孙中山亲自为黄埔军校拟定的办学宗旨是“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所军校完全是仿效苏联的军校建立的,原则是以党治军。孙中山在黄埔设立了党代表制度,军校直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廖仲恺任党代表,其权限与校长并行。

  黄埔军校创办之初,一穷二白,为了筹措办校经费,学生张治中回忆当时廖仲恺经常“跑到他厌恶的军阀家,和在大烟榻上抽大烟的军阀谈笑”,借此来筹款。当时苏联政府援助了8000支枪,大家兴奋地去码头上当小工,把这些枪械搬回学校。苏联的军事理论和技术也在军校创办时起了重要作用。蒋介石为了不负孙中山的托付,也励精图治,他无论大小事均亲自顾问,经常和学生共同进餐,还题了“亲爱精诚”的校训。孙的苦心,苏联的帮助,共产党员的努力,蒋介石的认真工作,使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旧军队的新的军事学校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了。这些军校学员也成为未来许多年内影响中国的巨大力量。

  黄埔军校创建时,正逢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当时由孙中山任军校总理(一年后孙中山因病逝世)。蒋介石任校长,李济深任副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奉党内命令从欧洲回国的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萧楚女、叶剑英、聂荣臻、熊雄等先后任政治教官。

  黄埔前四期,堪称国共合作的典范。当时的蒋介石也频频邀请国民党中央委员、各部部长及来穗的各省省党部书记到黄埔参观讲演。因正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身为共产党人的毛泽东此时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也受邀到黄埔军校讲演。除此之外,据史料记载,1924年3月,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毛泽东来到上海,主持黄埔军校第一期上海考区的招生。当时的“招生总部”就设在今天南昌路的一处新式里弄公寓内。由于当时军阀割据,控制严密,上海考区是考生比较集中的一个秘密考点,负责招收、接送北方和长江流域的各省人。当时湖南也秘密选送了18名考生进沪赶考,毛泽东得知后嘱咐他们“以温习功课为重”。后来,这批湖南考生中有8人通过初试。

  黄埔军校自1924年成立后,在广州共办了四期,学生总计近5000人。他们大都成了创建和壮大国民革命军的中坚力量,有的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军队的领导人。在1955年被授予军衔的解放军将帅中,有不少出身于黄埔军校,其中元帅2人,大将3人,上将7人,中将9人,他们是:徐向前、林彪、陈赓、徐光达、罗瑞卿、陈明仁、陈奇涵、杨至成等。

  黄埔军校从第五期随北伐军迁至武汉。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发动政变后,黄埔军校开始大肆清党,许多共产党人被驱赶、逮捕、屠杀。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到此终结。1928年3月黄埔军校迁至南京,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