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军碑1942 / 王楚英 > 
三十二


  会上阿诺德特别指出:收复缅甸含有更大战略目标,这就是务使陈纳德所率航空队能从中国直接攻击日本及其海上运输线。

  2月9日,蒋介石决定中美英三方最高幕僚会于印加尔各答,对收复缅甸作战进一步商妥其具体措施。中国由外交部长宋子文、军政部长何应钦、中将参军杜建时出席。美国代表为阿诺德、史迪威、萨默维尔。英国代表是迪尔元帅、韦维尔上将、莫尼斯中将。会议由韦维尔主持,他承诺英军将派9个师参战,先以3个师渡亲敦江,取瑞波,同远征军和驻印军会师曼德勒,另以5个师为南下取仰光之准备。何应钦表示,中国出动远征军11个师攻取腊戍后再攻曼德勒和东枝,并重申,此次攻缅之成败,取决于英海空军对孟加拉湾及安达曼岛和对仰光的成功袭击。会议对此议一致同意,并认为空军应有充份准备,机场必须加速扩建,道路必须加速构建,中印空运每月应达万吨。

  由于卡萨布兰卡会议重视在华陈纳德航空队攻击日本及其运输线之战略,使其一跃成为公众瞩目的人物。罗斯福毅然接受霍普金斯和居里的建议,而不顾马歇尔、史迪威的阻挠反对,于1943年3月初作出决定:①、成立美空军第14航空队,由陈纳德任司令并晋升为少将,将独立行使指挥权,继续在华对日作战;②、增加陈纳德航空队实力,使其作战飞机达到500架;③、在设备许可情形下,中印空运每月要求达万吨。

  (3)、“三叉戟”会议(Trident Conference)英国再对收复缅甸计划力持异议。由于美英两国在对日作战的战略和对待中国的政策有根本分歧,以致收复缅甸的“安纳吉姆”行动计划的命运和远东对日作战的战略,仍然有待于即将在华盛顿召开的“三叉戟”会议来决定。虽说这次会议主要讨论并且要作出决策的是欧洲战场的问题,但是从宋子文和韦维尔、史迪威、陈纳德应邀参加会议的本身来看,对日作战问题特别是收复缅甸的作战问题,无形中也已凸现出来了,看来又会有一番激烈的争论。美国政府和美国军方尽管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有不同的意见,然而罗斯福和马歇尔都想把中国作为对日作战的基地,所以他们都急于要收复缅甸,以解除中国被封锁的困境。而英国却与此相反。实际上此刻丘吉尔心中想的并不是打通中国的国际通道,从中国去进攻日本。他想的是如何绕过缅甸去收复新加坡,在他眼里收复新加坡是恢复英国在亚洲威信的惟一手段。

  美英的政治分歧还表现在亚洲战后新秩序的规划上。罗斯福一心想让中国成为四强之一,填补日本战败后留下的真空;而丘吉尔却坚决不愿看见这种新局面,英国强烈地反对中国在战后取得日本曾拥有的世界强国地位。英国认为如果让中国强大起来,就将使英国的旗帜无法永久地在香港上空飘扬。英国外交大臣艾登(Antnonny Eden)曾在筹备“三叉戟”会议上对罗斯福表示“极不赞成让中国人在太平洋到处窜。相反,他一直希望中国永远居于弱国地位,经常受着内乱和贫困落后的折磨”。在这次“三叉戟”会议上,宋子文曾慷慨激昂地强调各方执行“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收复缅甸的“安纳吉姆”行动计划的极端重要性,受到与会美国人的赞赏,而英国却不以为然。会议对“安纳吉姆”计划进行过一番激烈的争议后,最终被撇在一边,同时也否决了英国提出“绕过缅甸,攻取苏门答腊(Sumatera)、夺回新加坡(Singapore)”的“长炮”计划。而以折衷办法,采纳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的意见,改为实施反攻缅甸北部的“茶碟”计划(Sauey),由罗斯福、丘吉尔于5月25日联名致电蒋介石,通报“三叉戟”会议对缅战作出的如下决定:

  “一、尽先集中可用物资于阿萨姆、缅甸区域内,以建立(及加强)通达中国之地面设备,期于秋初达到每月10000吨之运输量,同时扩大阿萨姆航空设备,使达到下列目的:(1)、加紧在缅对日空战;(2)、增强(维持)美驻华空军;(3)、支持对华空军补给物资。二、陆空有力攻势作战,将于1943年雨季结束后开始,中英军队,由阿萨姆分别经列多、英帕尔进攻缅甸;中国军队,同时由云南进攻,其目的在尽量牵制(及吸引)日本部队,保护对华航空路线;并作为打通滇缅路之重要步骤。三、以海陆军攻击缅甸海岸,其目的为阻绝日本自海岸与其北境前线间之交通。四、阻遏日本在缅海上交通。五、采取各种可能方法,用足够之武力、以获取孟拉加拉湾之制海权,除受时间及环境影响外,对于上述作战,并无任何限制,俾达到解救中国被围之目的。”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