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金庸作品集 >
严教授与大学生谈金庸

 
    记者 王尧(报道)

  11月10日晚7点,北师大500座阶梯教室。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严家炎教授与北师大学生有一场对话,主题是关于金庸。严教授在北大开了一门金庸小说的课。他参加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全国中文系的通用课本。记者现场记录以下文字。

  学生:您怎么看最近王朔对金庸的评价?

  严家炎(以下简称严):我今天上午(指11月10日)看到那篇文章,是别人传真给我的。读作品有感想很正常。一个作品读不下去,有各种原因。可能作品本身不好,可能作者的某些描写习惯读者不适应,也可能读者存在某种心理障碍(掌声,笑声)。举一个我的例子。我十三四岁时读《红楼梦》,读不下去;十七八岁读后,在日记里骂贾宝玉;20多岁上了北大,重读《红楼梦》,就感触很多。关于金庸语言不行的说法,文艺评论家李陀曾说过,金庸使中断了传统的白话语言起死回生(掌声)。同一个问题,可能有相反的看法,不少海外华人为吸引子女学汉语,教材是金庸的小说。王朔的一些感触,譬如对段誉的看法,不一定没有道理。但不谈乔峰,而谈段誉,是没好好读《天龙八部》。

  学生:金庸的小说有译成外文的吗?为什么没有影响?

  严:金庸有两部作品译成英文,在西方反应不大。《鹿鼎记》译的不全,韦小宝骂人的话就没法译。韩国译的很多,还有不少盗印书。日本一家出版社计划出36本的金庸全集,已出六七本,有反响。60年代南越议会开会时,互相对骂,“你是岳不群,两面派”、“你是左冷禅,阴谋家”。

  学生:冰心编的《中国文学史》称“金庸把武侠推进了纯文学的殿堂”。

  严:冰心编《中国文学史》?不会吧,可能是其他人编的。恰当否?我个人认为可以。我在文章中认为金庸作品超越俗文学。他吸收各种俗文学的长处,称得上全能冠军。

  学生:金庸小说风靡大陆,有什么深层原因?

  严:说来话长,应多方面的探讨。“文革”后,当时作品少,金庸的作品尤其吸引人。作品多了后,气氛有变化,不一定永远是一种情况。

  学生:金庸的政治姿态与作品中的精神有无矛盾?

  严:不矛盾。金庸关心社会,关心民族和人类命运,有社会责任感。写武侠小说是希望娱乐。他是爱国者,起草香港基本法。站在彭定康的对面,谴责彭的做法。金庸不是狭隘的,不是只关注中国。

  学生:有人说,金庸与鲁迅在文学史同等重要。有人说,金庸的作品有重复性,算不上大家。你如何评价?

  严:我建议你自己思考自己回答。补充一句话,金庸与鲁迅不矛盾。有人引鲁迅《流氓的变迁》批金庸,是一种误解或曲解。鲁迅对侠文化不否定,很客气。鲁迅的《铸剑》是现代武侠小说。如果鲁迅活到现在,看到金庸的小说,不至于骂“精神鸦片”(掌声)。

  学生:你怎么看韦小宝的人物形象?

  严:《鹿鼎记》是独特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金庸作品大部分是浪漫主义。韦小宝是一种特殊的人物。金庸把在香港观察到的丰富的社会经验化用到韦小宝的身上,形成一个可以大大分析的人物。阿Q是一个引起争论的典型,韦小宝也是,不过是另外一种。金庸游戏笔墨比较多。

  学生:韦小宝是英雄吗?

  严:当然不是。金庸是有很多寓意的。

  学生:你读金庸的阅读动机是什么?

  严:是年轻的同学促使我读的。年轻人告诉我,有个金庸的小说他们很喜欢。我读后,觉得喜欢不是偶然的,有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原因。年轻人要我讲,又逼着我进一步研究。

  学生:金庸小说主要艺术缺陷是什么?

  严:留下了在报纸上连载的印迹。当时写一段,发表一段。再严密筹划也可能出现不周全、松散。作品中,某人已经死了,后面又活过来了。金庸花十三四年写,后来修改又花七八年。但烙印还是留下来,我的个人看法这是缺陷。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